——后宅街道雅楼村新农村建设侧记
春雨过后的清晨清新秀丽。昨日清晨,当记者走进被一丛丛嫩绿、深绿掩映的雅楼村时,更觉这个四面环山、干净整洁的山村格外幽静雅致。
雅楼村位于后宅街道宅东工作片,距义乌铁路新客站仅1公里。“去年10月,我们村把生活污水治理、部分道路硬化、‘穿衣戴帽’等三项工程一起上马,在两个月内基本完成。”雅楼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朱革明介绍,之前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村庄整体搬迁上,但因受土地等现实条件的制约,旧村改造工程未能很快实施,新农村建设起步较晚,但成效却十分明显。
以前雅楼村是“到头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土路通村,十分偏僻。如今宽阔的站前大道从村前通过,不仅交通变得十分便利,自然生态环境保存良好、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的雅楼村,也成为了站前一景。雅楼村办公楼建成于2005年,村办公楼不求好看奢华讲究实用,只有一层,旁边是篮球场和村健身娱乐场地,同时配备拥有3000余册的图书室一个,2005年即被评为我市改善村办公环境示范村。
坐在雅楼村宽敞整洁的村公办室里和村干部聊天,只觉春风拂面,窗外一片桃红柳绿,耳边是吱喳啾鸣的小鸟在不停地欢叫。村支部委员朱学余过去担任过两届村委主任,从村主要领导干部到村一般干部,朱学余的言谈中没有一丝怨气,相反他的话语中时常流露出对现任村两委干部能够拧成一股绳团结干事的自豪感。
“以前的雅楼村不仅地处偏僻,村内各项工作也比较落后,绿化等于零,卫生状况不佳。”朱学余介绍,近年来,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雅楼村新农村建设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一流的村办公楼、篮球场、图书室,村民文化娱乐活动十分丰富,在村庄内全面实施了道路硬面化、路灯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安装了电子监控,实现了平安服务队通宵值班巡查,雅楼村很快摘掉了“落后村”的帽子,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06年度获得市级五好农村党组织、平安五星村居荣誉称号,今年雅楼村的目标是要争创省级文明村。
“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朱学余说,“那就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得很好。”雅楼村的山林面积达到了360多亩,村庄周围的大部分田地都承包出去建苗圃,远望雅楼村就好像被裹在了一件颜色深深浅浅的绿衣裳里。
在记者看来,雅楼村新农村建设能够得到后宅街道及市里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还有一个诀窍就是工作十分认真细致。同样是灯光篮球场,许多农村同时兼做临时停车场、菜市场,雅楼村的篮球场,村里考虑到临近大马路特意安装铁丝网,整洁有序的模样咋一看颇像城里管理严格的网球场;村里的图书室也发挥了作用,专人负责,定时为村民开放。
“村里马上要开展整治拆除‘乱搭、乱建、乱堆’活动,经过统一的规划布置,这些拆出来的地方,以及农户房前屋后将全部进行绿化。”朱学余说,当被问到这项工作村民会支持吗?他说:“当然支持!”并再次感叹说,在农村拆农户家的建筑是最难办的事,但村干部团结一致不存私心,抱着一心为民办好事的原则,就什么事情都能做好。接下来,村里将建设两个公厕,还准备将村里的两口烂泥塘进行清淤改建,并以这两口池塘为中心建两个小广场,供村民休闲娱乐。 记者 张丹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