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年终将至,各级政府将会安排资金、物资,按照各线分管的惯例深入到各村、厂矿、下岗工人家中开展送温暖活动,送去党和政府对广大群众的深切关怀。但这种关怀不应当只体现在年终或某个特殊时间,而应始终如一,长久以往。笔者认为,我们既要开展“年终关怀”,更要对困难群众做到“终年关怀”。
贫困群众并非只是节日里需要关心,平常日子也需要关心,以便遇有特殊情况时能为他们送去“及时雨”。因此,我们的干部平日里应经常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时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必要时送去精神和物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笔者以为,关心群众疾苦,更应该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终年关怀”也要讲究策略。对有的困难群众来说,送钱送物只是暂时的,虽能解燃眉之急,却解决不了长久困难,也不能调动困难群众自我加压,开动脑筋,战胜困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困难户之间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所以扶贫帮困需要政府统揽规划,特别是基层干部和村级干部要熟悉他们的情况,提出切合他们自身实际的脱贫举措,提供适合他们自身的个性化服务。比如送上致富信息、科技知识或者提供来料加工等就业机会,从而能改变有些困难群众“等、靠、要”的思想。
群众欢迎这样的干部——心里装着群众,不计名利,只求实效,探索脱贫的路子,多为民办实事。因此,我们要将“年终关怀”转化为“终年关怀”,给困难群众送去实实在在的帮助。张至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