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镜子还是故事
历史的伟大就是作为镜子,而历史的悲哀就是作为故事。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代伟大的帝王,唐太宗。
唐代,是一个尊崇历史的时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员;不管是诗人,还是百姓。
他们都把自己摆在历史的坐标上审视,于是,历史也记住了他们。
一个辉煌的时代,或者耻辱的经历,都被载入历史。后人永远记住了他们。
记住了,歌颂,或者咒恨。
我想,对更多的人来说,历史的意义更像一堆故事。
历史肯定是一面镜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照这面镜子。
历史肯定有教育意义,但这种意义并不是每个人都用得上。
像我们这样的老百姓,更喜欢把历史当作一个一个故事。
如果说起武则天,一般人喜欢传说她的风流韵事。
如果说起雍正,则要和一个吕四娘搅在一起。
还有康熙,就要传说他带着和尚太监和妃子到处微服私访。
而乾隆,也变成了汉人,喜欢下江南。
格格的故事多得不得了,和绅和纪晓岚居然都得不可开交,
皇宫的戏一个接一个的演,还有什么神医也来凑热闹。
但却没人用严肃的态度,把历史当镜子来照的。
也许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这样,儒生们都喜欢把历史当作故事编来编去的。
台湾人眼中的中国近代史和大陆的差很多,日本人更是严重走样。
历史当然是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当然是不可回避的,但是历史的故事是由胜利者来讲述的。
听的人一定要受到教育。
懂历史的人说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慢慢看过去,确实。
这是因为故事总是那样的。故事的角色难以改变,情节大同小异。
不同的似乎是演员和台词,布景和服饰。
而历史不能戏说,必须正说。因为历史是血泪,是誓言。
学历史吧,就好像活着的人应该听听一个临死者的“善言”,听听枉死者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