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省质监局副局长王晓桦介绍,检查发现的9家昌黎问题企业中,5家是白酒生产企业,4家为粉丝生产企业,均属行业性质量问题。
在现场,督导组执法人员查获问题白酒成品1583件,未灌装白酒10吨。5家企业均存在或无证生产、或假冒他人品牌、或擅自改变生产条件和虚假标注生产日期等违法问题;检查的4家粉丝生产企业,产品铅含量全部超标。
昌黎素以“河北省五个食品工业强县之一”自居,还有“粉丝第一镇”之别称。然而,这个五强之一的工业强县却也只能堪称产量上的强者、质量上的弱者。
2010年底,昌黎县红葡萄酒制假售假事件就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仅仅一年,昌黎再现行业性质量问题。如此频频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究为何因?
记者就这个问题向昌黎县政府发出了采访函,但昌黎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在给本报的回复函件中却称,2011年全年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回函还称,红酒事件后,昌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食品监管联动长效机制,设立了17个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和由446名村级食品监督员组成的涵盖食品生产、销售、餐饮等各个环节的全链条无缝隙食品安全基层监管组织网络。
然而,就在这样一张“全链条无缝隙食品安全基层监管组织网络”之下,却处处皆是漏网之鱼。从督导组查处的几家昌黎企业分布来看,燕山制酒厂位于十里铺乡,天龙泉酒厂位于朱各庄乡,秦皇岛福兴源酿酒有限公司位于靖安镇,昌隆酿酒厂和秦皇岛谷香醉酒业有限公司位于昌黎马坨店乡,金华粉丝厂、永旺粉丝厂、丝腾粉丝有限公司、三环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粉丝生产企业同样分布各乡。
记者从昌黎县政府网站获悉,2011年12月6日,昌黎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刚刚进行调整。在现有的人员中,所有的乡镇长都名列其中,不少乡镇还成立了食品安全办公室。昌黎县食安委办公室也向记者谈到,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他们对乡镇政府实行了一票否决制的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考核办法。
貌似严苛的制度之下,却处处隐藏着漏洞。燕山制酒厂、昌隆公司、谷香醉公司等企业擅自在包装间内增设简易灌装设备灌装大桶酒,完全改变了生产条件;福兴源公司甚至是在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大肆生产销售。
回函又称,2011年8月,昌黎在河北省率先成立了食品安全综合执法大队,重点加强对红酒、粉丝等企业的巡查。让人不解地是,督导组发现的9家违法企业,恰恰是在执法大队成立后不久。如此众多的企业造假而引发的行业性质量事件,昌黎政府缘何得出“全年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结论?
或许,这些手段和制度只是一种形式。红酒造假事发之前,昌黎就宣称在全县葡萄酒生产企业安装了电子监控摄像头,以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有效性。
红酒事件后,有人认为监管缺失是重要原因。追根究底,缺失的又是谁?一两个职能部门能否完全撑起一个地区的质量安全?
我国在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政府是协调和处理食品安全的主体。河北省质监局副局长王晓桦更是直言:“打击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和黑摊点,打击假冒伪劣企业,取缔违法违规企业,离开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对公检法部门的组织协调,很难干好。”
同样是在河北省内,其他区域质量提升之成效,无不是严格遵循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的模式。满城的造纸业、高阳的毛巾、高碑店的箱包、无极的化肥、大名的香油等等,经过壮士断腕般的转型和整治,如今产品质量上档升级,产业做大做强,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诚然,全盘否决昌黎县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也有失公允。对于食品质量安全,昌黎的制度、方法、人员不可谓不多,但为何如此之多却仍不断有企业敢于顶风作案?或许这恰恰是昌黎需要反思的问题所在。但愿作为食品工业强县之一的昌黎,能真正地强大起来,不仅仅是在产量上,更是在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