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共卫生巡礼之二
上溪镇苦竹塘村村民老吴患有慢性肝炎,以前一伤风感冒只能到镇里或城里“挂瓶”,既不方便又费钱耗时。村里有了卫生室后就方便多了,从家里到村卫生室没几分钟就到了。如今,在我市大多数农村,村民要是身体有什么不适,出门几分钟就可以到村卫生室就诊了。
我市把农村社区服务工作纳入了区域卫生规划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合理构建“15分钟就医圈”。按照每“3—5万居民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5000—10000居民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原则,按照办站形式多样化、建站标准化、操作公开化、运行市场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便捷化“六化”要求,积极整合辖区卫生资源,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49家,规范化村卫生室353家,覆盖面达100%,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为指导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三级网络,基本完成了义乌市社区服务框架建设,担负着全市居民“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在方便群众就医、落实预防保健任务和减轻居民疾病负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群众的欢迎。
为了尽可能方便居民,我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实行责任医师告知制。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一个行政村挂上责任医师告知牌,上面有责任医师、社区护士的名字和联系电话,做到“人人知道责任医师,责任医师了解人人”,让居民有健康问题找责任医师。苏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要求,将医生、护士、妇幼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公共卫生联络员等人员组建成10个社区卫生服务责任团队,一个团队负责一个社区,综合开展“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推行社区医生双处方(健康处方+治疗处方)制度,将预防和医疗结合起来,使患者得到治疗的同时,又增加了自我保健的知识。
“15分钟就医圈”不仅惠及农村社区,也惠及企业。一些镇街卫生院对辖区内200人以上的重点企业开展巡查与沟通,与重点企业签订社区卫生服务的合同,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在合资企业浙江义乌金绣花边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英铨向记者介绍,公司1100多人中90%是外来人员,女工多、工伤较多。与街道卫生院签订合同后,员工看病、体检方便了,而且卫生院给予困难员工一定的优惠。医院还每月派医务人员上门给员工们上艾滋病防治、青春期保健、肠道传染病防治等健康知识讲座,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为公司员工提供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监测、妇女病防治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儿童预防接种、食堂卫生指导、饮用水消毒监测等服务。 记者 张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