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座病险山塘加固工程提前完工
赤岸是我市山塘水库较集中的镇之一,该镇水利建设也成为全市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把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健全分级管理、健全激励保障、健全规范建设、健全长效监管等机制,确保组织、资金、技术到位,高效保质推进建设任务。其中,列入今年民生实事承诺任务的10个镇街、25座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于11月初全部完工。
“我市境内虽没有大型水库,但中小型水库和山塘却星罗棋布。”市水务局建管站有关人员介绍,全市共有中、小型水库107座,10万方以下的山塘水库542座,其中屋顶山塘230座。
据悉,这些山塘水库大多建设年代久远,受当时财力、物力、工程技术等因素制约,不同程度存在着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难保证等问题,经过数十年的运行,病险隐患逐渐暴露。统计显示,全市现有病险山塘水库154座,按照规划,我市将分批、分阶段推进除险加固。截至目前,已开工或已完工除险加固工程的山塘水库有58座。
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防洪隐患,恢复水库原有的灌溉、供水等功能,而且为库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出行条件,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供水保障。
9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补助建设
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工作顺利完成,我市计划投入约9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补助建设,并建立灵活的资金筹措方式。
在水库方面,市财政对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补助比例提高到90%,其余由镇街、村配套;山塘方面,鼓励加快实施进度,明确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前完成除险加固任务的,分别按施工合同价90%、75%、60%递减的比例给予财政补助;病塘方面,市财政统一给予施工合同价的75%补助。
此外,我市还积极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组建了村级水务员队伍和设立专项管理资金。去年底,我市按照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名水务员的标准,在全省率先建立村级水务员队伍。近一年来,全市300个重要水库山塘得到了村水务员的安全管理,各行政村内水利设施、村内水源得到了保护,汛期内各村的水雨情测报得以正常开展。
水利建设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全市防汛防洪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在今年6月份的梅汛期,我市平均降雨量达400毫米,全市的水利工程拦截了1.5亿方洪水,不仅经受了超大洪水的考验,而且发挥了重要的防汛防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