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DVD机进入我国市场已经近十个年头,普通台式DVD机利润单薄,加上专利费居高不下,迫使我国影碟机企业不得不谋求新的发展方向。综观2006年,在普通DVD基础上附加有新功能、新技术的产品层出不穷,其中以移动DVD为代表的高端产品赢得了市场。不过,关于新的替代产品技术,无论是EVD、HVD还是采用其他新技术标准的产品,前景均不甚明朗。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AV事业部研究团队根据全面可信的市场监测数据,结合对主要上游厂商、碟机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大量访问以及其他分析资料和数据,总结、分析认为:2006年我国影碟机市场发展呈现出了四方面的特点,即市场销售量继续上升,但增长趋势有所放缓;市场需求结构多元化更加突出,移动DVD、刻录DVD、歌王DVD三类新型高端产品细分市场渐成气候;总体市场竞争加剧,主流品牌集中度上升;产品技术发展加速,国产高清技术仍不明朗。
市场增长步伐放缓
2006年,我国DVD产品不断走向成熟,市场规模达到2115万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步伐已明显放缓。
近五年,我国DVD机的市场零售量分别为1100万台、1490万台、1782万台、2017万台、2115万台,零售量逐年上升,但2006年与2005年的差额仅为98万台,增长率则只有4.9%,延续了近几年来市场增长步伐趋缓的态势。
高端产品逐渐放量
在经历了两三年时间的市场培育后,移动DVD、歌王DVD和刻录DVD等高端产品逐渐在国内零售市场放量,经过市场的检验,逐步从普通台式DVD市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新的细分市场,满足了越来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结构。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移动DVD和歌王DVD,伴随着国产厂商的进入,价格不断下降,2006年市场规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6年移动DVD达到47.3万台,与2005年相比增长105.4%,歌王DVD达到25.3万台,同比增长178.1%。
移动DVD从2003年市场容量不足2万台发展到如今的近50万台,突破了传统DVD的使用方式,实现了与电视分离,自带液晶屏幕和充电电池,可随时随地观看,同时,其体积比普通台式DVD更加轻薄小巧,所以颇受年轻消费群体和外出旅行者的青睐。伴随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预计移动DVD会保持增长趋势。
2006年参与歌王DVD市场竞争的品牌明显增多,竞争层次也更加多样,由单一一线品牌垄断的局面逐渐演变为高、中、低端市场分层次、共发展的局面,高端产品价位段在3000元以上,最低端产品价位段在400元以下。品牌竞争加剧带动了市场认知度的提高和分层次、共发展的局面,高端产品价位段在3000元以上,最低端产品价位段在400元以下。品牌竞争加剧带动了市场认知度的提高和价格的平民化,2006年歌王DVD销量超过25万台,同比增长率在150%以上。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监测数据显示,到2006年12月,歌王DVD平均价格已降到800元以下。歌王DVD可存储大量歌曲,新品包含录入功能,深受家庭娱乐和卡拉OK爱好者的欢迎。
刻录DVD在2004年出现明显增长后,曾在2005年放缓,但到2006年特别是2006年下半年,市场出现回升趋势。其中飞利浦在中国民用刻录DVD市场的大力投入,带动了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同时低端机型得以出现。
可以预计,未来DVD机的发展趋势将不再只注重功能面面俱到,而是更加注重功能的专业化和深入化,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伴随着价格的下降,高端产品凭借特殊功能魅力,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市场容量会进一步增长。
竞争加剧 强者恒强
作为影碟机产品的制造大国,在国内市场参与竞争的厂商数量一直很多。2006年,DVD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渗透率增强,特别是低端机型在三、四级市场迅速普及,吸引了众多厂商。2006年,在DVD机市场参与竞争的厂家总计达到247家之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将各种规模不等的贴牌加工厂计算在内,则实际的DVD加工制造企业数量有近450家,数量比2005年有所上升。
尽管参与竞争的品牌众多,但2006年国内市场销售的主要品牌只有70多个,而2005年国内市场销售的主要品牌是50个左右。主要品牌数量上升也反映出市场竞争加剧。
不过,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影碟机销售量前十位品牌之和占到总体市场的67.2%,而2005年为64.5%,品牌集中度有所上升。
国产高清技术不明朗
市场饱和度不断加大,单一功能和普通技术的DVD产品已很难吸引消费者。2006年DVD机的特点都表现为功能增多、技术不断提高。具有双解码、逐行扫描、超薄、单芯片等功能特征的新产品不断被推出,每一个新功能产品问世都会迅速得到推广普及,如逐行扫描、数码相册这类的功能已十分普遍,目前市场上DVD机新品几乎都是逐行扫描产品,其销售比重也呈逐月上升趋势。
进入2006年,家电、通信和IT产品均在快速发展,产品融合力度也越发明显,DVD机从接口到存储方式再到产品兼容性都体现出了这一特点。DVD接口已由传统单一连接电视器材,发展到连接电脑产品、数码摄像及照相产品,甚至直接接收闭路电视信息;存储了这一特点。DVD接口已由传统单一连接电视器材,发展到连接电脑产品、数码摄像及照相产品,甚至直接接收闭路电视信息;存储方式已由简单光盘存储发展到硬盘存储,甚至新近已有厂商推出闪存存储;兼容性也在逐渐增强,特别是伴随飞速发展的网络和电脑影音技术。
2006年国外高清技术之争如火如荼,以索尼和东芝为首的两大阵营分别推出了蓝光DVD和HD-DVD产品,并且均已投放市场。但我国自主的高清碟机技术发展并不明朗,上游技术没有明显发展,中游厂商投入力度很低,片源市场无起色,消费者认知度低,整个产业链问题众多,这也造成2006年我国自主高清碟机市场发展缓慢,与2005年基本持平,只有略微增长。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黄维政采写、图表来自赛诺市场研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