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诗友同台斗诗
由上溪镇政府和市作协联合主办的桃花诗会上,诗朋文友们以桃花为主题,或高声朗诵,或深情吟唱,一石一木、一景一事,尽显一份份浓浓的诗情。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与两位嫩稚可爱的小学生,特别引人注意。
长者叫葛海有,今年66岁,系市总工会退休干部,一直擅长诗歌和报告文学写作。“蓝天,张开微笑的脸,走进上溪的桃花坞,我仿佛变成了鸟的飘逸……”已有18年诗龄的葛海有说,他热爱生活,钟情写作,并以此为乐。
上溪小学403班学生张馨匀朗诵的诗名为《一朵桃花》和《春天的星星》,诗句不长,但她念起来颇为动情:“一朵桃花,脱去冬天的白棉袄,在桃树上快活地叫着……”而另一位来自绣湖小学506班的学生何可,他朗诵起《桃花的笑脸》,诗歌虽略显稚嫩,但率真有灵气。
外来建设者诗情洋溢
“杨延春上台朗诵了!”只见一位个头不高、神采飞扬的小伙子走上诗台,高声朗诵起《十里桃花坞》:“太远了,一朵挨着一朵,一棵桃树紧紧挽着另一棵桃树。绵绵数十里,像两个人亲爱……”原籍湖南永州的杨延春,写诗数年,曾在《诗选刊》、《诗歌月刊》、《汉诗歌》等刊物发表诗歌200多首,2006年获得搜狐网年度十大作家奖。
杨延春说,他来义乌做外贸多年,认为这里是创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家园。”据了解,像杨延春这样热爱文学、喜好诗歌的外来建设者不计其数。本次上溪十里桃花诗会,共收到来稿60余篇,不少是外来建设者写的。如胡建宏的《春光》、郑建伟的《桃花》、陈英的《三月桃花艳》等。
“义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第二故乡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的理解。”郑建伟对此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