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公司总裁吴波成正在北京出差,接通电话时他说,得到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获批的消息特别高兴,声音中透着激动与喜悦。义乌小商品城已从“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向“买全球货,卖全球货”演变。吴波成说,义乌市场体系正进一步完善,建成国际商贸城7个市场区块,新建市场面积242万平方米,生产资料要素市场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为培育发展进口、转口市场,今年,一个新的“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即将建成,“坦桑尼亚—义乌经贸合作区”也在建设中。为探索创新市场“走出去”的模式,义乌着手布局分销配送中心或展示中心,发展自主性国际营销网络,提升了市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
“改革试点方案获批,对义乌市场而言是一个重要利好,以后开展进口贸易、转口贸易都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义乌市场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大平台。”义乌国际商贸城顺成礼品负责人、义乌仙居商会副会长应文杨,当天下午翻手机报时才知道此消息,当时他正通过电子商务与荷兰MIKO公司洽谈生意。“感觉蛮开心的,终于盼来这一难得的机遇。”
应文杨已在义乌市场经营工艺礼品10多年,他的产品销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的档次与附加值逐步提高。应文杨说自己进口荷兰的商品,之前需要通过很多审批环节,最长的一次进口商品花了5个月时间,这样的“繁琐”手续放在原材料价格变幻莫测的今天,损失太大。应文杨认为,义乌成为国际贸易改革综合试点后,进出口贸易可以省略很多的环节与费用。
据了解,《方案》中还提出支持义乌市建设长江三角洲物流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目前,义乌拥有国内物流经营单位1084家,各类海运、外运、外贸代理1000余家,拥有道路货运车辆3万余辆。
义乌市交通局局长、运管办主任朱国健说,尽管涉及到交通的一些具体政策现在还不是很明朗,“但可以预期的是,义乌交通发展将提升到国家层面去考虑,交通网络的发展将得到上级前所未有的支持与关注。”
目前义乌正在争取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项目——物流节点城市;同时还在争取国家级综合客运枢纽。朱国健说,因为这些都是国家级的项目,《方案》获批后,对这类重大物流项目将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筹建中的小商品国内物流中心、小商品出口监管中心,都将在今年年内开工。“义乌还创新‘大通关’机制,加强与海港、空港、边境口岸的战略合作,力争将‘义乌港’打造成为具有域名和口岸功能的‘始发港’和‘目的港’。”
原载3月10日《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胡梦通讯员应思思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继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后建立的第二批经济特区,亦即中国的“新特区”。
截至2010年12月,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武汉城市圈、天津滨海新区、长株潭城市群及深圳市的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已获批。
原载3月10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