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记者上网发现,吴宝弟的一位朋友在论坛里发帖子,告诉网友,义乌本土发明家吴宝弟又发明了一项专利——一个“会动的枕头”。记者早在7年前就认识吴宝弟,那个时候他已拥有130多项专利了。
瘫痪之后的发明
吴宝弟说,他的最新发明“会动的枕头”,源于自己瘫痪后的灵感。
2004年3月,吴宝弟因颈椎压迫神经导致右半身全部瘫痪。治疗中,他随家人每天到医院做牵引理疗。他琢磨着要是能不影响家人、不影响自己的工作来做牵引理疗该多好。于是,他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一直探索研究着。
他想:“再忙的人也要睡觉,睡觉就得用枕头,如果头往枕头上一靠,颈椎就能得到放松和牵引,那该多好!”按照这个思路,他用了整整4年时间研究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枕头,并用3年时间,通过在自己和有颈椎病朋友身上的数百次试制改进,最终取得非常惊喜的效果,发明了一个“会动的枕头”。
如今的吴宝弟红光满面,步履轻快,怎么也看不出来他曾经是一个瘫痪过的病人。不过,最令他开心的时刻,是当他接到一个个体验者的电话,说“颈椎好了”,“很舒服”,“不痛了”的时候。
发明灵感来自于生活
吴宝弟没有别的嗜好,工作之余搞搞发明是他最大的爱好。
20多年前,吴宝弟从金华农机学校机械专业毕业。上学时,他就是个爱动脑筋并且爱“动手动脚”的学生。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想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他却想当一名高级技工。工作以后,吴宝弟先后干过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电工等,还脱产学习了工业电器自动化、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大学课程。
1984年,他搞了第一项发明——电子驱蚊器。这个小发明也是令吴宝弟至今非常得意的一项发明。吴宝弟说,他从书中得知大凡叮人的蚊子都是雌蚊,雌蚊有一习性,就是一听见雄蚊的叫声都要条件反射似地逃跑。于是,他设计出一个电磁波转化成超声波的装置,启动后,该装置就会发出“嗡嗡”的犹如雄蚊的嘶鸣声。这一招果然灵,叮人的雌蚊子都跑掉了。
申请专利是从18年前开始的,源于他为女儿做的一项发明。有一天,吴宝弟发现自己读小学的女儿眼睛近视了。他开始查找原因。原来,女儿做作业都是趴在桌子上写字的,而且用的桌子也是成人的办公桌或餐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错误的写字姿势,导致近视。为此,吴宝弟设想,必须设计一套适合小孩用的桌椅配置,从矫正写字姿势入手,预防近视。不久,一种可调式防近视的有效控制坐姿的“健姿椅”就诞生了。他申请了第一个专利。
发明之路会一直走下去
20多年来,吴宝弟就是这样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产生灵感后,不断地思考,并进行发明创造。如今他已拥有了150多项发明专利。
吴宝弟申请专利不是一个一个申请的,申请一次,总是10来个。每当他脑子里奇思妙想的问题积攒有10多个了,他就抽出一个双休日来,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把自己关在家里,开始整理那些每天画的草图和草稿,有时甚至不吃不睡,整理好了,统一装在一个大信封里,交给妻子。妻子就帮他寄到专利局去。
2002年8月,他被邀请参加首届中国科学家论坛;2005年,他受邀参加首届中国财富论坛。吴宝弟说:“生活中寻找发明的灵感,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个习惯。发明的成功,让他的生活更加有激情,发明之路,他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