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防控形势严峻
春节期间,全国范围内发生多起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事故,其中沈阳、福州、重庆、淳安等地相继发生有较大影响的火灾事故,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2月2日至8日,我市火警数量也成倍增加,与去年相比,接警总数、火警数分别上升了113%和134%。其中,城区周边和农村因未实施烟花爆竹禁放措施,火警上升较快,如春节期间发生在房前屋后的草坪火警达35起,比去年增加28起;主城区由于开展禁放工作,火警增加相对较少。
五个“要”严防各类事故
为严防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消防安全事故,市安全生产指挥部要求各镇街和部门各司其职,认真做好五个“要”:
要加强组织领导,相关职能单位要安排三分之一的干部到各辖区参加值班巡逻,明确禁放工作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对违禁人员,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要依法查处,决不手软。
要严格执行《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区和重点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规定,继续开展对城区、机场净空保护区、重点场所开展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工作,还要特别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建筑周边的禁燃工作,高层建筑周边60米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载体,通过发布短信提示、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对本系统干部工作员、市民、外来人员和各专业市场工商户进行宣传教育,明确告知禁放的时间、地点及品种。
各镇街要加强元宵期间巡逻检查,重点时段增派力量,重点地段加强巡查,全天候做好车辆、设备、物资、人员等应急救援工作。同时,镇街、村居消防队要加强灭火措施,人员密集场所及高层建筑要明确火灾事故处置人员,配备必要的灭火器具,确保在发现火情的第一时间能够进行扑救、控制。
业主、物业单位要组织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对建筑物的房前屋后、露天平台、开放式阳台、防盗窗护栏等开展可燃物清理,人员外出及时关闭门窗。同时,要检查消防器材配备情况,保持消防器材完好及消防通道畅通,做好防燃、防爆的排查和防范工作。
<<<资料链接
烟花爆竹伤人的应急处置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伤者的有效救治甚至生命安全。不论哪个部位受伤,应急处置时都要注意降温、清创、送医院三个环节。
皮肤、肢体受伤:
烟花爆竹被引燃后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和冲击力,所以在烟花爆竹炸伤人以后,首先要迅速降低伤者损伤处的组织温度,采用凉水冲洗或冰块、冰冻物品冷敷等方法处理,以减轻肿胀现象,防止损伤加重。然后,用清水冲洗创面,进行局部消毒,以消毒纱布或清洁毛巾覆盖包扎。除轻微伤外,应迅速将伤者送往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果受伤者发生了昏迷,并有颅脑、胸腹、四肢损伤,更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伤者有分离的肢体,一定要及时降温并一并急送医院,切勿因慌乱而遗失。
头、面部受伤:
烟花爆竹爆炸,大多会伤及头部、面部。人面部的血管非常多,如果遇到小血管破裂引发出血不止的情况,可在就诊前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用力压住伤口,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如果皮肤表面形成水疱,不要将其碰破,更不要挑破。另外,不要在水疱上涂龙胆紫等有颜色的药水、药膏,以免加大感染的危险。自行涂抹药水、药膏不仅增加就诊时医生的清创难度,而且会给伤者带来更多痛苦。如头部、面部被烫伤、灼伤,应取冰块用消毒纱布包住给伤部做冷敷,切忌涂抹任何药膏。
眼部受伤:
如果眼睛受到伤害,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将伤者眼部的污物及沙石颗粒等小心清除,可用清水冲洗创面。清水不仅能清除尘土等细小的异物和血迹,还能使被灼伤的局部组织降温,并清除创面残留的化学物质,减轻损害。其次,若伤情较重,如眼球破裂伤,眼内容物脱出等,伤者会非常痛苦,眼睑高度肿胀、淤血,眼睛睁不开,此时不要强行扒开伤者的眼睑或去除脱出眼外的组织,应以消毒纱布或清洁毛巾覆盖后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防止铊中毒:
因为烟花中含有高毒类物质铊,准确地说是铊的化合物硝酸铊。硝酸铊与高氯酸和氯化亚汞及树脂混合能产生绿色的火焰,因此常被用于烟花制造。铊属于高毒类物质,一般认为铊对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12毫克/公斤体重,不足1克的剂量可能致成年人死亡。因此,一定要购买正规的烟花产品,燃放过后注意洗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