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调查,李雄文发现,除了学生春游接待,还有很多业务可以做,如职工上下班接送、婚车租赁等。“汽车通勤市场大有可为!”那天下午,李雄文早早下班回家,兴奋地将这一发现讲给老婆听。“跑通勤,你有车吗?要是那么好发财,人家不早就做了,还等着你!”老婆说的都是实话,那晚,李雄文一整宿都没睡好。
“没有车,卖信息也可以埃”第二天一早,“开了窍”的李雄文立刻找到车队的朋友,四处联系车子。同时,他开始跟一些公司、学校接触,递上刚印好的名片:“雄翔汽车通勤公司,提供春游包车、上下班接送等业务,随叫随到,总经理李雄文,电话……”“一夜之间,一个‘空壳公司’就这样诞生了!”他笑着说。
请客“吃”出首笔订单
为了搞好关系,李雄文经常是借钱搞公关。
“刚开始跟人家联系,别人总是不敢相信我。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吃饭,搞公关。”为此,李雄文选准几个重点客户,总是找个理由就请他们吃饭,“但我从来不立刻提业务的事,甚至半年不去找他们。”李雄文笑着说。
据李雄文讲,过了3个多月后,有一家公司竟然主动给他打来电话,请他吃饭。那天,李雄文拿到做通勤业务以来的第一笔大单—28万元。“做生意,特别是做通勤服务行业,其实做的就是人脉。你都跟人家成为朋友了,还有什么钱不给你赚的。”李雄文对记者说。
啃着烧饼“堵”业务
李雄文常笑着说:“现在,一笔几十万元的业务,三个小时就能搞定。”但刚开始时,接第一笔6万元的业务,他整整在人家办公楼门口耗了三天。
那个时候,找客户通常是连面都见不着。保安不让进门,李雄文只好认准宣传栏上领导的照片,等着他们下班。到吃饭的时候,就买一个烧饼、一瓶矿泉水。直到第三天下班时,他才见到公司领导的面。第四天,他拿下了这笔业务—6万元。
1998年,李雄文组建了一家汽车服务部。2001年,他正式注册成立了雄翔通勤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