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义乌已办理79个国家2878名外国人的就业审批。其中,在义乌各类企业工作的外籍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达200名。截至目前,在义乌领取就业证的外籍人员有3000多人,分别来自意大利、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南非等国。除此之外,常驻义乌的外商还有1万多人。
“今年,来义乌就业的老外越来越多,这恐怕得益于义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义乌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局长黄允龙说。以前在义乌就业的主要是外商,以开办贸易代表处为主,现在“洋打工”出现了新特点,从企业高管到外贸公司经理,从新产品研发中心技术主管,到国外市场销售总监,“洋打工”在义乌的就业领域越来越广,并呈现出向实体经济转移的趋势。
正大步走在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上的义乌企业,为来自五大洲的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伟海拉链”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维克多来自阿根廷,5年前,他与“伟海拉链”建立了贸易联系,发现高品质中国拉链的海外市场潜力后,他毛遂自荐当起了公司业务员。如今,凭借销售业绩,成功拓展南美、北美、中东市场的维克多,已被提拔为副总经理。维克多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林春福,意为“在中国创业的大森林里找到了春天,他很幸福”。
而在中国袜业龙头企业之一的浪莎集团,主管袜机技术的“大师傅”是一位意大利工程师,她叫艾美丽,是“浪莎”上千台新型袜机的大管家。“浪莎”总裁翁荣弟说:“像艾美丽这样的外籍专家,我们公司聘用了10多位,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专家公寓,他们和中国同事相处融洽。公司销售、技术、产品研发各方面的新成绩,都有外籍专家的贡献。”
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在说到外国人才的加盟时,赞赏有加。他说:“义乌‘十二五’发展的一个重点就是推进五大产业区建设,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他希望老外们继续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