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对中国第一季度奢侈品市场的报告显示:在2013年之前,奢侈品在中国的销量中,礼品市场占据了市场中的72%的份额。中国“表叔”的出现让官员们对奢侈品唯恐避之不及。
直接的表现就是奢侈品牌阴霾密布的一季报,维持之前动辄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天方夜谭。根据一项由全球顶级奢侈品专家发起的最新研究显示,预计在今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增速将较2012年低50%。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
由已经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和Kering集团个位数增长的业绩均未达到预期,爱马仕虽然一季度增速勉强达到双位数,但也创下了全球衰退最严重的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
虽然三大奢侈品集团中,只有历峰集团稍高于市场预期,但这主要归功于旗下的珠宝部门,时尚配饰部门3800万瑞郎的亏损额度再次让其回到金融危机后水平。无独有偶,LV、Prada、菲拉格慕、博柏利、Gucci等这些送礼首选的品牌也都褪去了高速增长的光环。
在这场中国反腐风暴的压力测试下,到底谁能依然坚挺,傲立风雪,也许从一季报中可以一窥端倪。
博柏利、蒂芙尼业绩波动
在奢侈品行业发展的低迷时期,与其他品牌暂缓扩张相比,博柏利的发展策略相对激进。这也让其业绩犹如暴风中的一叶扁舟,漂浮不定。
根据4月17日博柏利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六个月里该集团总收入为11.16亿英镑,实际增长9%。但和去年同期的18%增速相比,足足下降了五成。尤其是作为该集团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亚太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由过去的34%放缓为如今的15%。
即便如此,亚太地区依然引领集团增长。虽然集团称外套、男士产品等表现尤为优异,但主线门店的客流量疲软成为困扰博柏利的首要问题。
同样业绩表现不稳的还有蒂芙尼,根据蒂芙尼发布的截至4月30日的第一财季全球净销售额同比增长9%至8.95亿美元,净利润增长3%至8400万美元。升级产品、扩张门店是蒂芙尼的主要策略,近三年,蒂芙尼一直在高端珠宝领域不断推陈出新,通过举办高端珠宝展览扩大影响力。在店面的扩张上,仅从中国市场来看,蒂芙尼远远落后于其竞争对手卡地亚,现在蒂芙尼开始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发力。
折扣奢侈品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总表示,“奢侈品消费在我们家的例子就很明显,我们真正自己购买的奢侈品只占家里的40%不到,60%都是收到的礼物。而且我们自己购买的奢侈品都是去国外旅游时购买的。由此可见,国内奢侈品消费送礼所占的比例有多大。”随后,编者也从广州某百货了解到,今年以来奢侈品消费的增长明显下滑,主要原因也是机团消费的迅速萎缩。
“如果不是这场自上而下的限制三公消费的风潮,奢侈品在中国的增长还会保持一定的疯狂速度。”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这样说道,但是目前来看,两年之内,奢侈品在中国要恢复以往的辉煌是很难的。“由于大众消费奢侈品的需求还是存在,因此,这两年内反而是奢侈品折扣OUTLETS在国内发展的好时机。价格低廉而品牌一线的折扣奢侈品在中国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