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风凛冽。佛堂镇上叶村的七八位村民冒着寒风手握锄头、铁锹正在环村路两旁栽种桂花、红花继木和紫薇等树苗,美化环境。经过半年的整治,如今上叶村的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
上叶村共有178户、407人,耕地230多亩。改革开放后,上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蒜村。近年来,上叶村虽然开展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但变化不大。去年5月,市镇有关部门抽查环境卫生时,发现该村脏乱差现象严重,将其列为佛堂镇重点整治村。该村从去年6月开始,投入资金,对全村道路实现硬面化,同时还对“赤膊墙”进行了“穿衣戴帽”。
一直以来,上叶村没有一条环村路,给行人和车辆出行带来了不便,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影响。早在五六年前,村民迫切要求修条环村路,但由于资金困难、涉及邻村土地等原因,一直未能实现。去年6月中旬,该村两委干部为修环村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多次到王宅村进行协调,并得到了支持。不久,该村投资20多万元,用了两个多月时间,终于修建成一条500米长、5米宽的硬面化环村路,方便了村民和车辆出行。
该村原来有三口池塘,全村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靠这三口池塘。近年来,由于受严重干旱影响,这几口池塘已满足不了农田灌溉,村里每年至少三次派人到杨宅水轮泵站抽水,由于水路长,抽上来的水送到农田十分有限,而且每次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该村投资16万元,在村东新挖了两口共7亩大的池塘,用来集存雨水,不但全村农田用水得到保证,而且每年为集体节省资金五六千元,同时还满足了消防用水和村民洗涤用水。为了方便村民夏天洗澡,该村还在环村路旁新挖出一口一亩大的池塘,四周用水泥光面和铺底,建起三级台阶,并安装了自来水及电灯。
为达到卫生长效保洁,去年12月初,该村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还公开招标配备了4名卫生保洁员,并与各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为方便农户就近倒垃圾,该村购买了180多只垃圾桶,分别摆放到农户的房前屋后。
特约记者 朱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