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登录
收藏本站
English
业务
QQ:173538645
首页
礼品分类
行业礼品
最新礼品
推荐礼品
礼品现货
公司简介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采购指南
专业定制各类礼品、赠品
礼品搜索
1元以下
1-3元
3-5元
5-10元
10-30元
30-50元
50元-100元
100元以上
年终礼品
酒业礼品
房产礼品
汽车礼品
促销礼品
展会礼品
影楼礼品
推荐礼品
夏季礼品
最新礼品
礼品现货
通信礼品
会议礼品
银行礼品
国庆礼品
副食礼品
龙年礼品
旅游纪念品
123
广告礼品
广告风筝
广告伞
广告衫
广告帽
礼品包装盒
扑克牌
礼品尺
工作服
广告扇
广告镜子
储蓄罐
沙滩椅
广告气球
广告纸巾
医药礼品
广告湿巾
新奇礼品
家庭礼品
围裙
户外用品
广告毛巾
冰箱贴
饭盒
餐具
保键箱
厨具
杯垫
定时器
内衣
牙签盒
卫浴用品
保鲜盒
纸巾盒
水果叉
商务礼品
商务套装
护甲套装
高尔夫球套装
皮具套装
运动套装
办公摆件
领带领夹
相框相架
礼品包袋
礼品CD包
购物袋
无纺布袋
PVC包袋
休闲包袋
PP袋
钱包
餐包
纸袋
旅行包袋
腰包
妈咪包
电脑包袋
笔袋
背包
编织袋
工艺包袋
夹包
登山包袋
拉杆箱
化妆包袋
公文包袋
洗漱袋
冰袋保温包袋
学生包袋
手机袋
其它包袋
无纺布杂物架
电子礼品
收音机
计算器
闪光电子礼品
手电筒
激光镭射灯
时计万年历
音箱
礼品小风扇
数码礼品
防狼防盗器
电子礼品
钟表礼品
浪琴手表
手表
多功能表
商务手表
挂表
台钟
多功能台钟
闹钟
电子台钟
挂钟
电子万年历
金属工艺钟
汽车礼品
车载冰箱
汽车香水
汽车挂件
汽车礼品
五金工具
开瓶器
密码锁
多功能刀
工具套装
烟具礼品
塑料打火机
烟灰缸
火柴
烟具套装
工艺机
金属打火机
烟盒
陶瓷礼品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礼品皮带
女式皮带
套装皮带
休闲皮带
男式皮带
品牌皮带
品牌礼品
派克
德国公爵
梦娜礼品袜
茶叶礼品
张小泉
万宝龙
节日礼品
台历挂历
圣诞礼品
红包
门贴
中国结
灯笼
春节礼品
对联、门贴、红包
手机礼品
手机座
手机挂件
手机礼品
手机绳
礼品广告杯
塑料运动水壶
不锈钢保温杯
卡通杯
塑料杯
纸杯
茶具套装
儿童水壶
冲茶器
保温杯套装
太空杯
玻璃杯
金属运动水壶
保温壶
广告钥匙扣
钥匙包
金属钥匙扣
亚克力、塑料钥匙扣
皮革钥匙扣
PVC软胶钥匙扣
水晶钥匙扣
PU钥匙扣
太阳能钥匙扣
塑料钥匙扣
礼品广告笔
广告圆珠笔
金属圆珠笔
金属宝珠笔
台笔
挂笔
奇趣笔
书签笔
钢笔
笔套装
塑料签字笔
礼品小家电
厨卫小家电
生活小家电
日用小家电
其它小家电
床上用品礼品
抱枕
汽车颈枕
竹席竹枕
抱枕被
床上用品套装
被子
气枕
茶枕
沙发抱枕
坐垫
高档工艺礼品
高档礼品
树脂工艺品
水晶工艺品
琉璃工艺品
玉石工艺品
金属工艺品
玛瑙工艺品
绒沙金工艺品
文化用品礼品
收藏礼品
笔记本
文具套装
便签座、便签本
笔筒
奖杯、奖牌、奖章
胸章、标牌
文具盒、笔袋
名片盒
书签
办公用品
会员卡
卡套、卡册
电脑周边礼品
鼠标
鼠标垫
MP3/MP4
U盘
电脑工具包
电脑周边礼品
儿童礼品/玩具
婴幼儿用品
毛绒玩具
童帽
PU球
充气玩具
玩具车
智力玩具
护手腕
浏览记录
清除
义乌新闻
礼品资讯
礼品常识
公司新闻
网站公告
义乌介绍
节日大全
送礼常识
品牌礼品
皮带
陶瓷礼品
小家电
汽车礼品
节日礼品
五金工具
手机礼品
儿童礼品/玩具
电脑周边
烟具礼品
电子礼品
钟表礼品
包袋
高档工艺品
钥匙扣
广告杯
商务礼品
文化用品
床上用品
家庭礼品
广告礼品
广告笔
毛泽东以西湖龙井茶作为馈赠外宾的高贵礼品
添加者:
义乌礼品城
添加时间:
2012-11-29 0:0:0
点击数量:
2705
喝茶,是毛泽东的一大嗜好,并对茶叶历史和茶文化也十分熟稔。他说,最早种茶、饮茶都在中国,可能在9世纪首先传入日本,后来才传到欧洲、印度。他也知道唐朝陆羽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的专门著作,常说“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做的贡献”。毛泽东还把茶作为“药”来看待,生前曾对他的保健医生徐涛这样说:“我的生活里有四味药:吃饭、睡觉、喝茶、大小便。能睡、能吃、能喝、大小便顺利,比什么别的药都好。”他还引经据典:“茶可以益思、明目、少卧、轻身,这些可是你们的药学祖师爷李时珍说的。” 欣赏毛泽东的“老照片”时,在他批阅文件的办公桌上、接待客人的茶几上、外出视察的专列上,时常能看到一个白色瓷杯,杯体印有兰花图案。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那是"茶缸子",毛泽东喜欢喝茶,甚至吃茶,总是离不开“茶缸子”。 毛泽东一生喜爱喝茶,也留下了很多他与茶的故事。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曾以共产党员身份出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代理宣传部长。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期间,与时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柳亚子先生相识,并同座饮茶,侃侃而谈。这初次会晤,两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便有了后来的“饮茶粤海未能忘”的诗句。 1937年2月初的一天傍晚,毛泽东吃过晚饭到史特沫莱(美国著名女记者、社会活动家,曾被誉为“熟识中国事实真相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住处来看望她。毛泽东进屋后,史沫特莱给他搬过一把木椅,请他在桌旁坐下。不一会儿,又给他端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毛泽东呷了一口咖啡,史沫特莱问他味道如何,他点头连连称赞:“好,好!比茶叶好喝!你们美国人很懂得享受嘛!”毛泽东虽然说咖啡比茶叶好喝,可他一生中却很少“享受”咖啡,他钟情的仍然是中国茶。到了晚年,毛泽东依然喜茶。为了保证他每日能吸收到充分的营养,工作人员开始在茶水中掺兑葡萄糖、柠檬汁。毛泽东起初对此并不习惯,后来多喝几次便习以为常了,这一习惯他一直保持到临终之际。 1946年8月6日傍晚,在延安杨家岭窑洞前的一块平地上,在一棵茂盛的苹果树下,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毛泽东与美国著名女记者、作家斯特朗坐在石桌旁,边喝茶,边交谈。斯特朗后来回忆说:“毛泽东直率的言谈,渊博的知识,诗意的比喻,使这次谈话成为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动人的谈话。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人的比喻象他那样尖锐,那样富有诗意。”就是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1947年8月,毛泽东策划了对西北战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沙家店战役。战役打响后,毛主席废寝忘食地指挥战争,在持续三天二夜激战中,他一直不出屋、不上床、不合眼。为了提神,他烟一支接一支地抽,茶一杯接一杯地喝。据说,他先后抽掉五包香烟,喝掉几十杯茶。这一仗全歼号称国民党王牌“铁军”第36师,俘敌六千余人。茶为赢得沙家店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9年9月6日,张元济(张元济字菊生,浙江省海盐县人,生于1867年,是清末戊戌科状元,参加过戊戌变法。我国著名出版家,自清末起便一直从事文化出版事业,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曾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在中国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方面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作为特约代表,赴北平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9月19日,毛泽东邀约82岁的张元济同游天坛。毛泽东那天的心情似乎特别好,一路上神采奕奕,谈笑风生,并和大家一起在祈年殿前合影留念。张元济站在毛泽东的右边,程潜站在毛泽东的左边,旁边则是刘伯承、陈毅等。最后,大家在回音壁外的古柏中围坐饮茶。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位天坛公园的管理员,见毛泽东很尊重张元济,一味地与张元济谈话,看张元济完全是一副通今博古的老学者模样,便趁给张先生加茶时,悄悄地对张先生说:“北平所有公园名胜,除孔庙外,已全部开放了,希望让孔庙也能开放。毛主席现在正在这儿,那你快跟毛主席说,你说了可能有用。”“好好,我试试。”张元济连连答应。随后,张元济真的大胆地向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开放孔庙的建议。“好啊。”毛泽东一听,立刻爽朗地说,“你写一封信把这件事详细讲一讲,寄中南海毛泽东收。”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3月4日,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通常莫斯科的早餐是牛奶、煮鸡蛋、面包、鱼子酱、黄油。其它食品毛泽东都能接受,就是不喜欢喝牛奶,仍按他的老习惯,喝一杯热茶。去苏联前,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在物质准备上,采购、调运了一批苏联紧缺的蔬菜水果,如大白菜、大葱、冬笋、梨等,量都比较大,仅上好的西湖龙井和各地名茶就达一吨。毛泽东珍视西湖龙井茶,并把它作为馈赠外宾的高贵礼品。他认为,“礼品不在多,要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特征,这样的礼品肯定受欢迎。”从而把西湖龙井茶第一次提高到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特征的外事礼品地位。 1950年1月28日午饭后,毛泽东对汪东兴说:“这次来苏联访问,苏方派来保卫我的上校和两位中校、三位少校昼夜值班,还有他们派来的司机、厨师、服务人员对我们态度十分友好,工作周到。你带上两瓶茅台酒、两盒龙井茶、两条湘绣被面等礼品代表我去克里姆林宫拜访一下苏联卫戍司令,谢谢他们。”毛泽东在平时接待国内外客人时,总是吩咐周围的工作人员沏茶相待,他认为敬茶、赠茶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礼节。 1950年早春二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结束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访苏任务后,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从莫斯科乘火车回国。在途中,曾于2月24日在伊尔库茨克市下车去该市茶叶加工厂访问。毛泽东之所以特地下车专访,反映了对茶业的亲切关注。因为这家茶厂加工的茶叶主要是从中国进口的。当时的背景是,苏联对中国茶叶需求殷切,刚刚在苏签订的三亿美元贷款,就要求以茶叶等物资还贷。在参观访问中,看到该厂不论红茶、绿茶都被混合粉碎,然后袋装销售苏联各地。毛泽东回到列车上后说:“真可惜呀!,把那么好的龙井茶、毛尖茶与一般茶叶一起粉碎,不分良莠嘛!苏联人和中国喝茶的习惯大不一样。他们对中国的茶叶不分春茶夏茶,不分花茶绿茶红茶,全都混在一起压成粉末,这样就喝不出来茶叶的不同味道了,可惜了!”从毛泽东这段“两个可惜”、“三个不分”的评论中,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非常珍惜名优茶,并且深谙茶叶生产、加工、品饮之道。
分享到:
微信
一键分享
更多
上一条新闻:
节日扎堆引发礼品采购热 2012年终礼品采购趋势分析
下一条新闻:
品牌家纺2013应对新思路初现效果
采购流程
|
常见问题
|
付款方式
|
送货方式
|
意见投诉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闻资讯
|
快递查询
|
厂家加入
注:本礼品网的商标及图标部分属客户注册商标,仅供参考,制做生产需合法授权,并无现货发售。
COPY RIGHT©2004-2019 http://www.15gift.com义乌礼品城
主办单位:
义乌华品贸易有限公司
浙ICP备08014358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