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的起源
中国“钟”的起源何时,现存史籍记载不一。《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孙伯岐生鼓,是始为钟”。《吕氏春秋.仲夏纪》说:“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管子.五型篇》:“昔者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还有传说是尧舜时一位名叫垂的人所创,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钟是起源于铜铃等等。
最初的钟是陶制的,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一件新时代时期陶钟,高约9厘米,径5厘米,共鸣体为圆筒形,顶端为圆柱形短柄。
夏禹时期,出现了青铜制的钟。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我国就有了不同形制的钟,从殷墟出土的乐器中,已能见到用青铜铸成的造型古朴的几种钟。
到了周代,钟在古代乐器分类中,居于八音之首,为金类乐器。铜钟在古代是宗庙或宫廷举行典礼和宴会时所用的乐器。历代都用于雅乐。现在仅作为文物保留,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