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什么?学生就是学生,似乎没有另外的答案。非也,在教师中间,不同时期对学生有不同的另一种称谓。文革后期,学生是“小祖宗”,头上长角,身上长刺,动辄就造你的反,不但老师不敢管,就是校长也惧怕三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教育兴国等理念一度时髦,学生成了人才,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当然责无旁贷,尽心尽力地为人才的成长施肥灌水。随着商品大潮的奔涌,教育也成了产业,既然教育是产业,产品自然就是学生;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赚钱。于是学生成了有价商品,说白了,学生就是钱。
从招生环节看,就是在积极招“钱”引资。学生招得越多,学校的收入就越多。尤其在扩招这一块,多招一个学生,中学是一万两万,大学是五七六万。一场市场大竞争每年都就此展开,分数线一降再降,直降到生员枯竭,实在不能再降为止。有什么办法呢?国家虽然重视教育,但没那么多钱,学校的发展和正常运转要靠这部分钱补充,教职员工的福利要靠这部分钱来出,多一个学生就多了一个财源。
从管理环节看,就是认真看好这些钱。学生进门了,第一是不能让他跑掉,第二是不让他中途开小差。这些“钱”进门之后,首先吃住条件要尽量满足,暂时没有条件的,也必须好言相待,大胆许诺,先安顿下来为是。至于什么思想教育,严格管理都在其次。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纪律等出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逼得太很,逼跑了一个,就损失好几万元,怎么向领导交代?
从教学环节看,就是进行钱的保值升值。这里存在两方面的矛盾:一是要打造品牌,中学看升学率,大学看就业率,品牌是无价资产,如果出厂的都是废品,找不到买主,谁还来你这里投资?因此深加工还得细一点。二是不能过细过严,要过于严格,完全按产品出场标准,势必有一部分产品出不了厂,混了四五年,花了那么多钱,连个出场证都拿不到,谁还往你这里送钱?因此又得宽松一点,混到年头都推向市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