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也有一个“中国梦”---不光是你要成功,还要你向世界展示你的成功
“20年前,大家对奢侈的概念可能是到莫斯科餐厅吃一顿饭,到友谊商店拿外汇券做一套西服;十多年前的199 2年,当LV的第一家店落地到王府饭店的时候,很多人来看热闹,他们还不太理解,为什么贴上一个小花儿的标志就可以卖这么贵。现在大家对奢侈品的概念已经比较完整了:开奔驰,戴劳力士,穿杰尼亚,用万宝龙笔,背LV的包包。”在王府饭店做公关部经理的香港人吕以民这样说。
她的身后,就是那家“鼻祖级”的LV专卖店。
人们逐渐认识的品牌还集中在日用品上
1979年3月16日,上海黄浦区商场的营业员们发现,总有人挤到手表柜台前,询问能否买到一种叫做“雷达” 的手表。后来她们才知道,就在前一天,这种外国手表的广告同时出现在了上海电视台和《文汇报》上。
这可能是中国百姓接触到的最初的“奢侈品”。在其后的10年里,大家逐渐认识的品牌,还集中在一些日用品上,比如跟着“铁臂阿童木”一起到来的日本电器。
终于,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同年,世界上最权威的奢侈品牌LVMH集团,把那个时候大家还一无所知的“小梅花” 带入了中国人的视野。在这之后,人们渐渐认识了这个品牌的箱包,至于对同在一个集团下的DIOR(迪奥)、豪雅表、轩尼诗XO等等,却还一无所知。
“他们把第一家店选在王府饭店,也是经过了反复的考虑和调研的。1992年的王府饭店可以说是北京地区高档酒店的一个标志,也是那时候人们心中‘奢侈’、‘华丽’、‘昂贵’的象征。”吕以民说。
“当时LV的店面在楼下,除了一些外国和港澳台客人,大家对它更多的是一种好奇,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而且当时奢侈品在人们生活中并没有占什么分量,你背一个LV包,估计也没人认识。下班了也不会去参加什么Party,也没有场合用它。这是当时的社会大背景造成的。”
吕以民最初从香港来到内地是在1987年。她回忆说,那时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买衣服的地方,她一般都是回香港买衣服。大家的发型也很一致,男的短发,女的梳辫子。
“十几年前我想庆祝生日,吃个西餐,可以去的地方一般就是莫斯科餐厅和‘马克西姆’,如果我想做意大利面,就得大老远到三里屯一个特别小的进口店去买配料。路上跑的一般都是‘面的’和公共汽车,私车几乎没有。现在你看见一辆‘ 兰博基尼’的跑车也不稀奇。”吕以民说。
她认为,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LV能在1992年进入中国,应该说是相当有远见和胆识。
“硬件环境”
到底是哪个先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买了第一只LV包,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在它进入中国的第二年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了LV的眼光是多么正确。
那一年的中国奢侈品行业,出了一个“名人”。1993年,中国进口了第一辆法拉利,一位“京城亿万富豪”,成为了它的拥有者。
“奢侈品”的大幕已在90年代的中国缓缓拉开了。
作为时尚行业资深从业者的LVMH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吴越,把1993年定义为中国时尚产业“硬件环境”整治的关键一年。
“1993年之前,奢侈品牌虽然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基本还是限于友谊商店和五星级酒店大堂商铺。刚从短缺经济走出来的中国,零售行业硬件还不具备必需的质量,这对于希望开拓零售市场的国际奢侈品牌来说,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仅如此,当时的奢侈品还只收“外汇券”。
“1993年6月,上海伊势丹百货开业,第一次推出了收取人民币的高端零售措施,全面引进高端进口化妆品牌,这件事引起了市场轰动和兴奋。接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一些主要百货店才开始改变装修,提升零售环境。外汇券这块‘ 石头’,也被搬开了。”
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太强了
回到2008年。
LV明亮的玻璃橱窗里,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热闹”,客人的数量始终保持在一两个。
在它旁边,都是一线的奢侈品店:Cartier(卡地亚)、Gucci(古驰)、Hermes(爱马仕),也是同样富丽堂皇和“人迹罕至”。
“其实他们的销售额很高,这里租金贵,他们绝不会做亏本买卖。”吕以民说。
她说,除了最初进来的LV,其他牌子基本都是1999年前后进来的。买这些名牌的,95%都是本地客人。
“现在是买的人比看的人多。你不会看到大家挤在某家店里,他们都是静悄悄地来去,目的性很强,通常也是某一品牌的老客户。”
吕以民说,这两年经常会有一些二线城市的客人,住进酒店就是冲着这些奢侈品而来。“当然有人是舍得给自己买这些名牌的,但更多的人是买来送礼,现在大家觉得拿奢侈品送礼是一种风潮。”
吕以民感觉,转折发生在2001年到2003年之间。“很多私人企业都形成了规模,媒体对这些奢侈品牌宣传得也多了,消费者逐渐了解了这些品牌背后的故事,了解了他们的品质。”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觉得是大家的职业选择更加多元化了。很多人进了外企,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越来越多的老外来到北京。他们带来了很多西方的生活习惯,比如酒会啊,Party啊,这些让奢侈品有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
仅从LVMH集团2007年的公报就足以说明,吕以民的分析是有迹可寻的。
这份公报上说,亚洲是对该集团销售业绩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使集团的销售额增长了16%,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而2006年LVMH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加了40%。
“中国市场现在是国际奢侈品牌都盯准了的一块大蛋糕,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太强了。而且购买奢侈品的激情也极其旺盛。”
美国高盛公司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说中国目前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容量为60亿美元,占世界奢侈品消费市场的12% 。他们还预测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将在2015年首次超过日本,奢侈品消费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比例可能上升到29%。
到处都是“新富”
吕以民觉得,现在中国人对奢侈品的热衷,有点像80年代末的香港。
“那时候走在香港街头,你经常会听到小姑娘们说,想买个LV的包包。这种对话现在也经常出现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今天香港人对奢侈品依然喜欢,但是大家更多的还是会买一些适合自己个性的产品,从实用角度出发。”
她说,金融风暴是个转折点。
对于目前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火爆,吴越的分析很独特。“奢侈原来是一个贬义词,现在在中国,奢侈品一夜之间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对于奢华的欣赏,其实中国人的历史是很长的。”
“我们经过了五六十年代的平均主义,一直到了七八十年代,我们仍然封闭。今天我们拼命想得到以前没有得到的东西。压抑得太久,大家想获得补偿。”吴越说,“奢侈品行业当中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新富’,中国经过了平均主义,现在到处都是‘新富’,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在他看来,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的巨大支柱就是这些“新富”阶层,而他们背后是不断增长的财富和品位。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中国人追求得到世界级的享受,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谈到的美国有‘美国梦’,中国人也有一个‘中国梦’---不光是你要成功,还要你向世界展示你的成功。 ”
十几年前那位买下“法拉利”跑车的富翁,他和他的红色法拉利在天安门广场的巨幅照片,曾被标上了“来自红色中国的富翁”的广告语。如今,他那辆法拉利跑车跑了还不到一万公里,车身上题满了各国政要名流的签名。
这或许也是“中国梦”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