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释义解释]
1.裹。《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毛 传:“包,裹也。” 宋 黄庭坚 《和答子瞻》:“故园溪友脍腹腴,远包春茗问何如。”《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公子也忙着拣笔墨,洗砚台,包草稿纸。”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八章:“只剩了个空空的小口袋,还包在包袱里。”2.包容;包含。《孔丛子·儒服》:“ 平原君 曰:‘儒之为名何取尔?’ 子高 曰:‘取包众美,兼六义,动静不失中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宋 秦观 《韩愈论》:“ 杜子美 者……包冲澹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 巴金 《家》三十:“ 瑞珏 和 淑英 在旁边听得眼睛里包了一汪泪水。”参见“包蒙”。3.包取,囊括。 秦 李斯 《谏逐客书》:“包九夷,制 鄢 郢 。”《汉书·叙传下》:“猗与元勋,包 汉 举 信 。”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包,取也。” 唐 柳宗元 《剑门铭》:“怙恃富强,滔天阻兵,攻陷他部,北包 剑门 。”4.总括。《谷梁传·桓公五年》:“ 陈侯 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二日以包也。”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唐 孔颖达 疏:“春先于夏,秋先于冬,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见冬,故举二字以包四时也。”5.隐藏;掩盖。《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包,藏也。”《后汉书·袁绍传》:“ 操 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七:“两个斗争会开过以后,事情包也包不住了, 小二黑 也知道这事是合理合法的了,索性就跟 小芹 公开商量起来。”6.指隐藏的奸诈。《逸周书·周祝》:“维彼幽心是生包,维彼大心是生雄,维彼忌心是生胜。” 孔晁 注:“包,谓包藏阴谋。”7.包围;围绕。《新唐书·郭子仪传》:“ 子仪 悉军追,横贯其营。贼两翼包之,官军却。” 宋 杨万里 《明发周村湾》诗:“环将峻岭包深谷,围出馀天与别村。”《宋史·吕公弼传》:“ 公弼 用其僚 邓子乔 计,仿古拔轴法,去其沙,实以末炭,墐土于其上,板筑立,遂包泉于中。” 清 梅曾亮 《游小盘谷记》:“ 江宁 府城,其西北包 卢龙山 而止。”8.保证,担保。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想皇天既与他十分才,也注还他一分禄,包的个上青云平步取。”《水浒传》第五十回:“哥哥且走,到我下处,包还你小衙内。”《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你只要老实说,包你一些罪也没有,且得还乡见父母了。” 巴金 《秋》二:“你不必着急,我包你会请来的。”9.承担。 老舍 《茶馆》第二幕:“我这儿现在光包后面的伙食,不再卖饭。” 峻青 《海啸》第二章五:“这放哨的任务我包了,你们都休息吧。”10.包赔。《红楼梦》第十四回:“我算着今儿该来支取,想是忘了。要终久忘了,自然是你包出来,都便宜了我。”11.约定专用。《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西门庆 ﹞南街子又占着窠子 卓二姐 ,名 卓丢儿 ,包了些时,也娶来家居住。”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四:“这个轮船是 江大姐 经手包的。”12.指包裹起来的东西。 宋 梅尧臣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诗:“春芽研白膏,夜火焙紫饼。价与黄金齐,包开青篛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官人》:“顿见一小人返入舍,携一毡包,大如拳。”《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如今幸而无事,原包交还,姑娘,请收明了。”如:药包;邮包。13.果实。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白金、水银、丹砂、石英、锺乳、橘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寻之名材,不能独当也。” 宋 梅尧臣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诗:“君当橘柚时,摘包带霜华。” 宋 梅尧臣 《李廷老祠部寄柑子》诗:“擗包欲咀牙全动,举盏逢衰酒易酣。”14.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 克非 《春潮急》三一:“ 李克 跳到 雷花脸 原先站立的大石包上。”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 高第 一脚的露水,衣服被花枝挂破了好几个口子,头上一个包,头发也碰乱了。”15.装东西的袋子。《何典》第五回:“差鬼即向包里取出一封拐书来。”如:书包;行李包。16.量词。多用于成包的东西。《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五官掾献橘柚数包。” 宋 俞文豹 《清夜录·宋偏录》:“与袱封故衣一包,质十千。”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还金绝交》:“ 麻阳 主簿 顾渊明 ……以辰砂一包见寄。”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二:“说着,他就在床头上翻出一包书。”17.通“ 苞 ”。丛生,茂密。《书·禹贡》:“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 孔 传:“包,丛生。” 宋 曾巩 《岳庙祈雨文》:“今二麦方包,而亢阳为虐。”《三国演义》第八四回:“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湿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包,《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作“苞”。18.通“ 苞 ”。花苞。 后蜀 毛文锡 《赞成功》词:“海棠未坼,万点深红,香包缄结一重重。” 宋 梅尧臣 《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鲊》:“荷香开新包,玉脔识旧把。”1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