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月2日讯 2008年的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从年初的冰雪成灾到5·12汶川大地震的突然来袭,从奥运会的辉煌盛典到抗击国际金融风暴的重拳出击,留下了一幕幕有声有色、动人心魄的历史记忆。2008年的纺织服装行业同样经历了太大的变化:从步入新世纪以来连续8年的快速发展到全面进入行业景气低谷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最为严峻的考验
变化从外销市场开始,行业困难在2007年底、2008年初就已经显现出来了。由于劳动力成本攀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节节走高,银行利率上升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共同作用,纺织、服装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出口加工企业首当其冲,陷入了“两难”境地:面对出口订单,不接等死;接了亏死。这种情况在2008年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团赴各地产业集群调研时已经非常突出,企业迫切需要政策支持,解决融资难和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呼声十分强烈。
如果说,2008年上半年出口企业困难主要是由于各项政策集中出台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超出企业自身承受能力而引发的,那么到了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以后,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蔓延和加剧,出口企业遇到了更大的困难,集中表现为外销市场需求的缩减。秋季广交会客流和订单的大幅减少,预示了外销市场的不景气。从海关数据可以看到,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691.09亿美元,同比增长7.8%,与2007年同比增幅减少了12个百分点,呈现出加速放缓迹象。其中,纺织品出口增速为18.1%,上升2.8个百分点。服装出口增速只有3.1%,大幅回落达19.1个百分点。11月单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与前几个月相比仍处于低迷状态。
与此同时,各种渠道不断传来珠三角、长三角出口企业关、停甚至倒闭的负面消息,尽管其中有些报道言过其实,尽管这些企业关、停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际买家购买力减弱,外销市场需求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外销受阻的情况下,企业首先想到的是转战内销市场,展开一场内销保卫战。时至年终,效果如何呢?
我们首先看到,2008年1~10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达21303.24亿元,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76.50%,产销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这至少说明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是稳定的,没有出现外界传说的“大起大落”、“大规模关停”,同时说明内需拉动行业经济的作用日趋走强。
再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年初以来,衣着类消费品增幅除10月份略有下降之外,其余各月均高于社会消费品平均增幅。2008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8%,其中纺织、衣着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4%,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并且,这样的增速是在衣着类消费品价格下降1.7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实现的,说明纺织服装销售总额的增长对“量”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也说明内需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还有国内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数据:2008年11月,服装类销售增长15.74%,增速高于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增速6.85个百分点,说明纺织品服装在城市市场的销售也是稳步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