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可以说是健康的一面镜子,通过仔细观察婴儿的大便颜色、气味和性质等,能够了解其消化道的健康状况,对及早发现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在正常情况下,婴儿期的粪便是呈金黄色的。但由于生长期以及喂养方式不同,不宜一概而论。婴儿出生后10小时至3天内,排出的粪便呈墨绿色,且黏稠无臭,内含胎毛、羊水、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胆绿质等,称为胎粪;3天以后,粪便逐渐转为黄色,母乳喂养的呈金黄色,稠度似牙膏,伴有酸气不带臭;以奶粉为主人工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黄色或土灰色,质地硬,有蛋白质分解后的臭气;混合喂养的呈黄色或淡褐色,臭气较重。
然而,当婴儿消化道有各种疾病时,粪便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变化。
粥样便 也称水样便。多见于病毒性肠炎,由于婴儿发生中毒性消化不良时,肠蠕动加快,大量水分伴随着不完全消化的食物一同排出,使大便呈水样或粥样,有的还含有少量黏液和脂酸皂块,无腥臭味。
脓血黏液便 大便中混有脓血和黏液,每天排便多达十几次至几十次,大便前常有阵发性肚子痛,每次排便量很少,便后又有排不净的感觉,医学上称为“里急后重”,为肠道下段有炎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等。
鲜血便 粪便表面或便末附有鲜血,多为下段消化道出血引起,如结肠癌、肠息肉、痔疮、肛裂等。
陶土色便 粪便颜色似白陶土样,这是由于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的缘故。此时应考虑是否患了胆管阻塞,并及时上医院检查。
脂肪消化不良性便 粪便呈蛋黄色稠状或液态,有油光色彩,在便盆中可滑动,伴恶臭,原因是食物中的脂肪未能很好消化而引起。
蛋白消化不良性便 呈黄褐色稀水样便或灰黄色硬便,有刺鼻的臭鸡蛋气,有时婴儿嗳气也有同样的臭气,提示婴儿牛奶喂养过多或糖分过少。
糖消化不良性便 呈黄绿色,粪质粗糙,为稠状或成堆,带有大量泡沫,有强烈的酸臭气。是由于淀粉类食物喂养过多而造成,婴儿常常同样有腹胀和肛门排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