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30日,天很晚了,雨一直下个不停,一辆小轿车不小心开偏,从山路掉入山坡上的一个大坑,撞在坑里的一块巨石上,而且坑里还有很深的积水,一直没到司机腰间。司机被紧紧挤压在方向盘上,又疼又冷,保险带偏偏又解不开。他突然想起自己随身所带的瑞士军刀,终于将保险带割断,慢慢脱身出来。从此,这把瑞士军刀更加和他形影不离,他称它为自己的“第三只手”。
在国外,人们的生存意识很强,尤其是离开家庭或工作岗位,都要带上一两件工具,以防不测。小巧、坚固、精致、耐用的瑞士军刀因此成了许多人的宠儿。“多功能”是瑞士军刀最贴切的定语,而红色的刀把和十字则是它的标志。瑞士军刀又称“瑞士军官刀”、“瑞士刀”,现在是美国宇航员的标准配置,也是瑞士每一个军官和士兵的统一用刀。瑞士军刀只有简单的“四件套”:一把大刀、一个螺丝起子、一个罐头起子、一把锥子。
19世纪末,瑞士军队提出一项任务:向瑞士军队提供一种士兵用刀,这种刀不仅要能切割,而且需带有可清洁枪支的工具。当时瑞士有一位制刀匠卡尔·埃尔泽纳几乎面临破产,幸亏家里帮他搞到了一笔贷款,而且允许延期偿还。于是他开始作刀具改革,生产出“军官和体育刀”,销路之好让他很快还清了借款,他的“六件套瑞士刀”也因此名扬天下。1897年6月12日,埃尔泽纳为他的产品申请了专利。1909年,埃尔泽纳的母亲去世,刀具作坊用其教名维多利亚命名。1921年当地出现了不锈钢,于是又在厂名后加了“不受氧化”的前面几个字母inox,成为维多利诺克斯刀具公司(简称维氏军刀)。直至今日,“瑞士军刀”仍是一个受专利保护的商标,除了维氏以外,只有温格公司生产的瑞士刀可称“瑞士军刀”;也只有这两家生产的瑞士军刀得到认可。维氏称自己的刀为“正宗瑞士军刀”,温格则被允许把自己的产品叫作“真正瑞士军刀”。现在,维氏和温格已经合并,但他们仍保持着不同的产品方向。
通常一把185克重的瑞士军刀有30多种功能,在1040℃的高温下淬火后的铬钼钢刀在水里放上几年也不会生锈。用途最广的是温格出品的1345克重的重型军刀,它有87件,141种功能。瑞士军刀的传统功能(工具)为:大刀、小刀、开瓶器、开罐器、软木塞起子、锥子、剪子、锉刀、钳子、牙签、针、刮刀、十字螺丝起子、6毫米螺丝起子(带弯丝器)等。特殊功能有:刮鱼鳞器、钩形刀、抹药刀、放大镜、二极管手电灯、万能钩、圆珠笔、唤醒器、钟、激光指点器、防风打火机、MP3、优盘等。自“9·11”事件后,瑞士军刀也有不带刀子的。
可以说,瑞士军刀是受人欢迎的万能工具,经常看到出访欧洲的人购买很多瑞士军刀用来送人。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有一个说法,送刀是“一刀两断”的意思,所以赠送瑞士军刀时可要求接受者付出一个小面值硬币,以表示“拿钱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