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为此,国家出台了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期望国内消费的增长能够弥补外部需求的下降。
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樊纲看来,中国居民的消费倾向一直比较稳定,而且短时期内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扩大消费的政策作用非常有限。
“中国的消费低不是因为居民有钱不消费,而是居民没钱。所以中国消费低的问题不是消费的问题,而是收入结构的问题。”1月6日上午,樊纲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说。
谈及结构问题,樊纲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总储蓄中,企业的储蓄快速上升,而居民的储蓄在快速下降。而企业的储蓄快速上升,主要是资源型和垄断型国企的收入留在了企业内部,因此,扩大消费的关键是要改变目前中国这种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近期中国外汇储备下降,引起各界对资本外流的担心。但樊纲认为,近期外汇储备的变化有很多具体的因素,特别是技术因素,他尤其提醒要注意欧元资产近期的贬值。“细节我不了解,但我想说的是,中国的贸易顺差这几个月创下了新高,中国的外资实际投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还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