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成为市场的普遍预期。同时,人民币升值似乎已成为国内外最常看到的经济现象。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19.25%,今年以来则升值7.41%。日前,人民币出现最大单日跌幅贬值后,人民币贬值是福还是祸?对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有利或不利?引起国内经济界的激烈争论,莫衷一是。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认为,我们不能让人民币贬值,因为贬值会引起国际间的摩擦,引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不利。我们应该在稳定出口的同时,降低出口在GDP中的比例,有些企业的停产是不可避免的,应该用财政手段减少企业在调整过程中的痛苦。
然而,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在当前我国出口增速总体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如果仍旧延续过去的模式,对于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目前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最佳时间窗口,有利于推动我国出口乃至宏观经济的增长。
不管经济学家们如何争论,现实是,我国出口贸易的形势逼人。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报告显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剧减至38.8,比上月再降5.8点,为2005年1月该指数创立以来最低,显示受到金融海啸冲击,尤其是来自欧美等海外订单显著减少的影响,我国经济经济收缩迹象更加明显。由此带来出口回落、企业破产、失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挑战。
人民币持续升值看起来很不错,然而,对国内众多外贸企业和与出口企业来说,可是“性命交关”的大事。一般来说,人民币不断升值可能会对出口贸易造成比较大的损害,主要包括:降低出口企业利润率,降低对外资的吸引力,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加大社会就业压力,并增加财政赤字,造成通货紧缩等。
众所周知,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缺一不可。其中,出口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接近40%,因而出口贸易的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的出口型行业主要有纺织、服装、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其中,纺织服装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纺织品出口额占我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0%左右,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根据有关人士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下降3.19%、2.27%和6.18%。如果人民币升值3%,可能会抹平国内纺织服装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如果人民币升值3%以上或者更高,将出现全行业亏损。
从目前来看,政府决策层已经充分看到出口形势的恶化。11月21日,财政部调高了3486种国内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政府已连续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为阻止出口贸易的急速下滑,政府几乎动用了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减税、降息等所有的政策工具。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提高出口退税率对改善出口的影响有限。市场现在更担心包括美国和欧盟等在内的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消费需求衰退严重,仅靠这些措施,无法有效刺激海外需求。
现在,政府决策层手中似乎只剩下一张牌了,那就是人民币贬值。周小川上月发表的“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帮助推动出口,以及维持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的可能性。”观点符合国内面临的经济现状。从这一点看,人民币贬值对促进出口是一个福音,有什么不好。虽然一些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说法,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十分清楚的,由于过去人民币持续升值,让出口企业为国家的汇率改革付出了代价,现在人民币贬值,将会增加它们的利润空间,增强它们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