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品牌”“傍名牌”到“伪名牌” 礼品行业何时能有“真品牌”
- 添加者: 添加时间: 点击数量:
- 勇于直面残酷的现实,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礼品行业亦是如此。 作为一个入行尚浅的礼品从业者,笔者却感触颇多。真心希望这个行业能健康快速发展,让其他行业看到并肯定它的存在,让行业真正成为一个传递幸福的行业……但是,就像小孩也有叛逆期,就像人的成长总是烦恼不断,礼品行业的成长过程亦是阵痛不断。 礼品阵痛——“伪名牌” 昨日,一则关于【意大利政府来华“打假” 向中国提交30个假名牌】的新闻,引起了国人的注意,也或许刺痛了不少礼品从业者的心。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领导下的对外贸易委员会在北京设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经过1年左右的收集调查,在中国市场上发现有60家假冒意大利品牌的企业。据悉该委员会已经先后向中国递交30批“伪意大利”品牌,呼吁中方采取措施保护意大利品牌。 某箱包皮具、某家纺床上用品……多个“伪意大利”品牌被查处,涉及箱包皮具、服饰家纺、汽车用品、家具建材等多个行业。 呼吁:不要“崇洋媚外” 要“自立自强” 这一消息使得国人蒙羞,同时,人们也不禁抛出这样的疑问:这些可以“山寨”得以假乱真的企业既然有能力“山寨”,难道就没有能力创新吗?没有能力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国品牌吗? 既然这些“山寨”的企业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有一定的销路,除了借“外国品牌”东风之外,说明自身的产品还是有一定质量的。尽管跻身上游有所困难,但是努努力不难成为中等品牌。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不愿意做好自己的品牌呢? 从“无品牌”、“傍名牌”到“伪名牌” 礼品行业何时能有“真品牌”? 也有分析认为,这或许与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有一定关系。署名刘义杰的文章表示,消费者都愿意信赖外国品牌,喜欢购买外国品牌,归根结底就是国产品牌的缺失,导致公众选择较小,只好寄望于外国品牌。但国内消费者对其外国品牌的辨别能力比较低,从而导致“伪意大利品牌”有了生存空间。品牌缺失危害无穷,一方面是假冒伪劣丛生,另一方面,也损害了中国品牌的形成,一些尚未建立自己品牌的中小企业似乎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不仅仅是一次打假所能解决的,因此,在打假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如何营造中国的品牌生存空间,如何保证中国品牌的知识产权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过,从企业本身来看,这也反映了一些企业的不自信和总体战略的错误。一些企业似乎对自己生产的产品并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导致他们寄希望借用他人的品牌或者杜撰一个外国根本不存在的品牌来打开自身产品的销路。也有一些企业太过于短视,太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他们宁愿牺牲自己长远的品牌价值来获取眼下的巨大利益。这些企业归根到底,不是没有能力创新,或者去创造自己的品牌,而是他们自己放弃了打造自己品牌的机会。 这些企业似乎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些目前名扬全球的知名品牌当初也是从一个个小小的不知名的品牌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似乎也忽视了这样一个结果:仿冒别人的品牌或者顶着他国的“光环”最终只能委屈地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中。 事实:品牌塑造依然是国内全行业老大难 也许,在不少礼品从业者眼中,很多年前他们都已经有了品牌,而且在这个行业里品牌的知名度 已经是很响当当的了。看看礼业每次的展会,大篇幅的宣传报道和广告充斥着眼球,一场接一场的走秀活动让人应接不暇。在各类媒体上,在展会上,我们都在展示着自己的品牌力量。我们告诉我们自己,我们是品牌,我们为很多人熟知。我们也曾经被大客户以品牌的方式引进,我们感受到了品牌所带来的力量。 但事实是,品牌塑造几乎是目前我国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国内市场,品牌的运营被一些所谓的营销公司所运作,收费极高,动不动明星代言,动不动就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孰不知,这实际上是对品牌的滥用,是在烂做品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品牌就是一大例证。 在传统礼品行业面临着两大棘手问题:企业不做品牌,知名度降低,从长远来看,企业很难长期生存下去;但品牌资金投入和难以预测的效果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结论:礼品行业唯有真品牌 才能赢天下 当前,品牌战略已经象一阵狂飙席卷礼品市场,品牌经营竞争最激烈的恐怕就是小家电领域,几乎所有大品牌都在进军礼品市场,例如:美的、海尔、苏泊尔、三洋、飞利浦等。亦有西门子、松下等世界品牌都已经亮相礼品渠道。 不少礼品从业者也感受到,目前终端客户及消费者已经非常注重品牌,特别是大批量招标更加明显,很多大型招标,品牌是先决条件。商战逐鹿,胜败的关键是要把握大势。 礼品本质上具有三重特性,即商品特性(价值)、感情特性(友谊)和使用特性(实用性)。其中它的商品特性和使用特性又与感情特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礼品的价值高低、是否好用,体现了感情的深度。而能把这三个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大品牌。 不少人可能会认为,真正的大品牌门槛高。礼品市场对大品牌亦存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间商的利润问题,认为品牌折扣高、进价高,中间商的利润点很低。笔者认为:①客户对大品牌的认可度高,做品牌往往要容易很多,特别是国际大品牌更是如此;②中间商的利润来源于销量,销售量扩大了,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③利润是个全方位的概念,比如账期、库存等,这些都影响资金的周转,促使成本上升,而经营大品牌就很少存在这些问题;④随着礼品市场越来越成熟,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提高,没有品牌很难做到客户满意,脚下的路只能越走越窄。 最后,真心希望中国人能拥有自己真正的大品牌,真心希望礼品行业能拥有自己的品牌,真心希望阵痛快快过去,礼品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