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研投入的31.3%投向了生物医药领域的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转基因等3个重大专项。然而,如今描述我国医药产业最贴切的词仍然是“多、小、散、乱”和“以‘仿制’为主”,令人难以接受。这些资金都投向了哪里?使用情况又如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用“撒胡椒面”比喻一些科研资金的分配,“通过评审的项目就都给一点钱,项目结束后的评审也是由承担课题的单位请几位专家,做一个评价结论便完事大吉。”上海一家区级医院的项目评审会上,专家给出的意见竟然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评价如此之高,令人难以信服。
全国临床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副主任焦海川也是多个医疗设备科研资金项目的评审专家,他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也是忧心忡忡。他认为,目前申报科研资金的研究者以科研机构为主,他们的课题和研究思路很多都是与临床脱节的,研究出来的成果无法转化成临床可受益的技术,而临床研究的很多基础工作却因为资金的问题没人做。
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不但可以解决科研资金的问题,而且研究的方向更加实际,因为在研究之初就要想到产业化的可行性问题。这样的研究模式也结出了很多硕果。在日前揭晓的“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医卫领域获奖名单”可以看出,很多获奖项目都是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完成的。
但是由企业资助的研究在我国还存在发展“瓶颈”,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基本上还都处在低水平竞争的阶段,利润较低,对研究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差。而科学研究,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往往存在更大的失败风险,不能仅依靠企业的力量,还需要相关科研资金能够关注到这些研究的意义,并适量安排资金的投入。
葛均波院士的“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制”项目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的产品。但他发现,虽然我国的支架研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基础工业相对落后,生产支架的不锈钢管和球囊仍依赖进口,实际上整个产业还是要看“别人的脸色”。因此要加大对基础工业研究的投入力度,才能真正摆脱国外技术的束缚和牵制。他建议,对于国家科研资金的使用,应针对重点需求,有规划、,有设计地专项投入,并跟踪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和项目完成后的后期效果,不能评估完就不了了之了。这个建议来自科研一线人员,最有说服力,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