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镇开展“新任务、新作风”主题活动侧记
连日来,苏溪镇高岭村联村干部陈林建与市“两新”主题活动工作组成员陈亚萍为解决该村阳光大道拆迁安置、征用费发放、旧村改造规划图审批等问题,一起住进了该村农户家里,他们白天走访农户听取群众意见,晚上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各线负责人会议。在“新任务、新作风”主题活动中,苏溪镇以“作风转变年、项目推进年”为轴心,创新“110式”服务机制,认真部署开展镇干部“下村月”活动,变群众往上跑为干部往下跑,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10式”服务机制,随叫随到
三联村联村干部邢永仁在3月25日接到村干部电话,称花厅村建的流舍塘水库淹没了三联村的部分农田。三联村因此曾多次向花厅村提出补偿要求,但是一直没有结果,群众打算到镇政府上访。邢永仁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赶到了花厅村,上门先做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工作,又做村长的思想工作,终于帮三联村拿到了土地补偿费,使矛盾迅速解决在一线。群众对此一致拍手称快。
“110式”服务机制是苏溪镇在“两新”主题活动中的一项创新举措,主要内容包括:每位联村干部要保证每天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无论任何时候,村里出现问题需要联村干部现场处理的,联村干部都要及时赶到现场;全程陪同解决问题,对于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联村干部必须提出解决意见和方案,全程陪同群众解决问题。苏溪镇为此还专门制定了联村干部“全日制110式”服务守则及“110式”服务考核办法。这项服务机制实施以来,切实拉近了联村干部与农村老百姓的距离。
现场办公,现场解难题
做好里宅村征用费发放、旧村改造工作,是义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重点之一。对此,苏溪镇党政主要领导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人于4月3日到里宅村现场办公,听取村干部、群众的意见,现场解决了里宅村旧村改造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难题。目前,里宅村的旧村改造核实了征地面积,土地征用的青苗费已发放到户,旧村改造的土地确权工作进展也非常顺利。针对园区开发地段种植大户应茂荣的赔偿问题,在现场办公会后,镇农办还专门请来市农业局的专家,对赔偿数量和金额进行评估,使他心服口服地领取了赔偿费用,全力支持园区的开发建设。
除此之外,经过梳理还列出了另外四项项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工作,由镇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对现场不能立即解决的,落实责任人,限定时间解决问题。
下村蹲点,攻坚破难
在联合村联村干部何忠伟的蹲点日记里,清楚地记着:“4月12日,走访农户黄以松,具体听取了他对分田工作的意见;4月14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商量分田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该如何解决……”联合村董村因2002年标准农田改造后至今未落实到农户,何忠伟便把分田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督促村干部开展分田工作过程中,他根据实际情况,动员了100多户农户种上了早稻,建立了早稻示范畈100亩,并为他们提供了农机耕作费用,同时争取到镇政府农业经费2万余元,修复了因年久失修而无水流通的山脚灌溉渠道。
苏溪镇在“下村月”活动中要求每位干部工作员深入一线进行蹲点,走访农户,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帮助联系村完成至少两件实事,攻克村里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并认真写好蹲点手记,确保在重点工程、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不稳定因素的化解和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 陈瑜 通讯员 丁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