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大会由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陈秀仙主持。
大会执行主席黄志平、何美华、童香娣、葛国庆、斯建民、徐涵兴、方浩福、楼林忠、楼林禄、陈有德、王清池、骆亘、丁鼎星、颜新香、吴伟兴、胡爱芬、王彧、朱旻、吴朝晖、张根平、陈运欣、贾文红、楼钟荣在主席台就座。
市十一届政协主席杨林章,市十二届政协主席宋英豪参加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主席团成员,市级领导班子成员,义乌工商学院主要领导,市政府顾问,人武部领导,驻义部队领导,离退休老领导代表等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听取并表决通过了本次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丁鼎星所作的议案审查报告。
大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义乌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义乌市2011年综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综合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市委书记黄志平在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黄志平说,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大会。会议的圆满成功,必将进一步动员和鼓舞全市各界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创优、提质提效,推动义乌新一轮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对市十三届人大及其常委会过去五年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后,黄志平说,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月份召开的市十三次党代会在回顾总结市十二届党代会以来主要成绩和经验,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后,明确提出了打造“两区六城”的宏伟目标。本次人代会,各位代表围绕“两区六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全市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目标、深化了推进举措。新的起点,蕴含新的使命,开启新的征程。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十三次党代会和此次人代会精神上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攻坚破难、狠抓落实,朝着“两区六城”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黄志平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各级人大开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新一届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始终,落实到人大各项工作中去,全市各级人大组织要根据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落实推动“两区六城”建设的工作措施,并及时作出决议和决定,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和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以此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全市人民投身“两区六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深入基层,加大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新市场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重大课题的调研,为“两区六城”建设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黄志平说,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保证和促进我市各项工作的实施、各项工作的完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更加注重履职能力建设。要深入贯彻实施监督法,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丰富监督手段,全面推动法律法规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增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利益,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位代表要倍加珍惜党和全市人民的信任,充分发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真诚倾听百姓呼声、真实反映社会民意,始终不渝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需要人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健全议事规则和程序,促进人大常委会和人大机关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使人大工作更具生机和活力。
黄志平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把人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一府两院”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希望各位代表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带头宣传好本次大会精神,带头落实好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争创一流业绩,展现代表风采。
黄志平最后说,义乌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伟大。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充分调动全市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积极性,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团结一心、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取得建设“两区六城”、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新胜利!义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