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锋
在2006年,曾排名世界第54位的跨国公司德国博世集团在中国广东顺德的热水器生产基地悄然关门,意味着博世热水器淡出中国市场。德国博世热水器1995年和神州热水器合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热水器生产企业。至2006年淡出中国市场,德国博世在中国经营已长达十一年,但一直不盈利。
迈入2007年,日本松下也要从中国热水器、燃气灶等厨房家电市场退出。
尽管德国博世集团表示将热水器生产基地搬去上海与林内合资,而松下电器中国总部公关部表示,该公司在今年3月底之前在全球范围内停止燃气灶和燃气热水器的生产和销售是一种战略转移。
这两个曾是中国热水器市场技术翘楚的跨国公司品牌从中国市场撤出,从这两大品牌在中国热水器市场的表现看,它们是无奈于中国热水器行业长期持续的价格战而不得不退出,在中国热水器品牌为“击败洋品牌”而欢呼时,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热水器行业缺乏国际资本的投资价值。 1979年玉环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燃气热水器,1984年神州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安全型(带熄火保护)的燃气热水器,随后万家乐、万和的崛起,让中国燃气热水器产业一度兴旺,最鼎盛期有500余家企业,欧美及亚洲的跨国公司如德国博世、美国A.O.史密斯、日本的能率、松下也纷纷前来投资。
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为中国热水器的产业注入巨额资本,更多的是带来严谨的质量管理意识、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技术、以及理性的经营理念。在目前中国热水器行业一谈起高端热水器,就不能不提日本的能率、松下和林内。
但由于中国燃气热水器行业一直沉湎于市场规模为主的经营模式中,燃气热水器主力企业均以“价格战”为市场驱动手段进行市场营销,虽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台数飞速上涨,但受销售价格低的限制和市场上原材料不断飞涨的影响,国内燃气热水器这几年主流产品仍以技术含量偏低,安全系数不高的烟道式热水器为主。据统计,目前中国市场上烟道式热水器的销量比重占燃气热水器总销量的66.8% 。烟道式热水器是属于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的产品,即使中国市场目前主导产品强排热水器,也是神州热水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产品,可以说中国燃气热水器的技术含量和销售贡献率是不高的。
由于国产燃气热水器市场产品价格一直走低,导致这个行业的产业利润率不断快速下降。目前热水器企业的利润率大多在5%以内,有的甚至成为负数。而国际上投资利润率财务指标至少在20%以上,所以这么多年中国热水器市场被看作是“投资价值偏低的领域”。尽管1995年德国十大财团之一的博世集团与神州合资,全面投资中国燃气热水器,但因国产燃气热水器市场利润偏低而持续亏损淡出。
洋品牌走了,他们较高售价的产品也退市,中国消费者只花几百元选择中国品牌的热水器,从国民消费情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但从中国消费者难以消费高质量的产品层面看,这不是一件幸事。
中国燃气热水器领域长期缺乏新资本的进入,尤其是国际资本财团的进入,没有新的国际资本的进入,传统产业结构很难有大的调整,产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偏低,而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相互参照竞争,都不是以高技术产品和价值经营为动力,只停留于价格战这种低层次的竞争,国产热水器技术工艺水平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长期得不到提升。
没进新技术,新资本力量的进入。国产热水器行业就依然摆脱不了停留在传统技术和陈旧工艺,依靠低价格“血拼”市场的竞争模式,这是一种十分糟糕的产业模式。
德国博世、日本松下热水器从中国走了,我们尊重这个市场规律,但我希望象征着高端产品的日本能率和林内能够留下,也盼望国产热水器产品能比肩能率和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