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乌登记的异地商会
已有39家
在义乌,异地商会队伍逐年扩大。目前,正式批准的异地商会已有39家,准备登记的也有十多家。
【说现状】
关注专注度
昨天,商会代表、来义乌已经15年的景宁商会会长张先龙第四个发言。“现在有个说法叫‘做生意的不如收租的,收租的不如炒摊的’。”张先龙叹了口气说,有些商人不忙着做生意,把精力用在投机上。
江苏商会会长占兆理赞同张先龙的说法:“炒摊风不可长,商人要有做好主业的专注度。”占兆理举了个例子:现在大家见面都交换名片,但他发现,名片上的头衔、社会职务越来越多。
“如果大家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占兆理对记者说,2011浙商年会的主题是“专注的力量”。义乌市场腾飞,需要广大商户齐心协力,专注于主业。没有专注,创新就无从谈起。
多培育“市场榜样”
1995年,占兆理来到义乌做生意。此后几年,他在义乌办工艺礼品厂,在广东办食品厂,又对房地产等进行投资。“由于涉及的投资面太广,不鸲专注,因此我的生意停滞不前。” 这是占兆理经营企业的切身体会。后来,专注使占兆理的生意慢慢步入正轨。
占兆理提出,义乌应培育“市场榜样”的力量,发掘一批“隐性冠军”,“企业可以追随榜样的力量,突破创新”。占兆理所说的隐性冠军,所指虽然不一定是声名显赫的商业巨头,但至少是主宰着各自所在的市场领域,是该领域品质和创新的领先者。
占兆理介绍,双童吸管就是这样一个冠军。“它们精心耕耘,专注核心竞争力。”占兆理认为,现在义乌市场需要的就是“关注”,提出和彰显“市场榜样”。
【回应】
抑制炒摊建议好
“抑制炒摊的建议很好。”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后,龚有群表示,一定会将建议转告有关部门,以更好地促进义乌经济的发展。此外,企业发展、外来建设者的福利政策、子女上学难等问题也成为异地商会会长关注的焦点。
义乌聚居
7.2万少数民族人口
在义乌,有50个少数民族,近7.2万少数民族同胞,义乌俨然已成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市。“第一次人口普查,义乌少数民族仅有两名回族同胞。”龚有群介绍,现在来义乌工作和生活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
【说现状】
聊聊学生就餐问题
回族代表王朝印在义乌生活了8年,义乌是他的第二故乡,当时受到义乌朋友的帮助,他在义乌办了一家服装外贸公司,主要生产少数民族服饰。
王朝印介绍,现在义乌共有2000多名回族学生,这些孩子基本都步入小学。“一般回族父母中午都给孩子送餐,这有些不方便。”王朝印希望,能在学校设置一些清真食堂,解决孩子的就餐问题。
【回应】
研究具体解决方案
“义乌经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外来建设者们的巨大贡献。”龚有群表示,针对少数民族孩子的就餐情况,他将反映给相关部门,研究一个具体方案,争取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