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从那时候起,南方就学会了种大小麦,北方部分地区也插上了南方的水稻。后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就成了历代新官上任前的就职宣誓。
晋隆安五年(401),原籍河南南阳的傅熹,来义乌任县令后,见义乌(乌伤)除了没有枣以外,其他的桃、李、杏、梅等水果样样都比河南好。于是他就从河南引来了许多枣树苗,想在义乌增加一个“枣”水果品种,实现他为义乌人民造福的宏愿。使他想不到的是,他从河南引入义乌的枣树长大后,枣树上只生出了一根根坚硬拔尖的刺儿,并不挂枣果。这使傅熹伤透了心。他临终前嘱咐儿孙,要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枣树生长得最好的赐濑里枣树林里,并一再叮嘱儿孙,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让枣树开花、结果,实现为义乌造福的愿望。
可是,傅熹的儿孙虽然几经努力,赐濑里枣树林里的枣树,除了只长椭圆形的枣树叶和树枝上一根根尖锐的刺儿外,就是不长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