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随市场北进
在2008年和2011年,义乌国际商贸城经历了两次升级扩容,四区、五区市场先后开业。随着市场向北建设,受其辐射带动的酒店业也跟着同向扩张。记者昨从市场对面的长春小区一直逛到银海小区,发现几个小区里少说也集聚了50多家酒店宾馆。
其中,新的酒店宾馆集聚区位于银海一区。在小区内外的道路两旁,酒店宾馆的招牌颇有些鳞次栉比的味道。
记者在这里转了一圈,发现已开业和正在装修准备开业的酒店宾馆有20来家,据称都是在最近一年时间里汇聚起来的。
银海一区集聚了这么多酒店宾馆,它们的客源哪里来?“许多来义乌采购的客商,会选择在市场周边居住,我们酒店总共百来个房间,平时都能住满。”百亨酒店一位杨姓前台这样告诉记者。
营业员在宾馆学成英语
记者了解到,在银海一区,不少酒店有资质接待外宾。而在其客源结构中,外商确也占到一定比例。“我们酒店的客房大约有100个,平时至少10个房间有外商住宿。”昨天,正在值班的米迪酒店前台小王说。
正与小王攀谈,两位瑞士外商从门外进来,与小王打起招呼。小王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他们交流。他说,自己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大学里英语没过四级,主要是口语不怎么行。但在该酒店工作一年,平时常能接触到外商,与他们经常交流加上自身努力,小王的英语口语现在已很溜,看美剧都不成问题。
不仅如此,由于许多外商在该酒店一住就是几个月,小王还趁工作之便交了不少外国朋友。“巴基斯坦、伊拉克……太多了。”他说,这还得感谢义乌市场不断提升的外向度。
采购商提前到来等开市
昨天下午,两位来自温州的采购商住进了米迪酒店,其中一位姓陈。
陈先生说,他在广东经销包装袋,近年来,欧债危机等原因正让外贸变得越来越难做,他正设法广开进货渠道,听说义乌这边的小商品价格比广东低,所以过来看看。“虽然今天市场还没开市,但我们已住进了20多位客人,以外地客商居多。”帮他们办完入住手续后,小王告诉记者。
“我们酒店今天的客人没有平时多,不过,也住了四五十人,其中有部分是外商,国内采购商也有。”百亨酒店的小杨说。
在国际商贸城一区西大门对面的国贸宾馆,一位万姓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他们昨天早上9点多才恢复营业,截至下午3点多已住进了4个客人,其中有一个就是来逛市场的外商。
刚刚过去的一年,义乌市场的外贸生意遭遇诸多挑战,很多商户觉得生意难做。今年,国际市场形势能否稳定,目前尚难判断。
但诚如记者在采访时遇到的一位酒店工作人员所说,希望这些提前到来的采购商,能让市场里的商户迎来一个大大的龙年“开门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