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区脏乱差
词林小区的房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小区的环境卫生状况,用“脏、乱、差”三个字概括一点也不过分。
“通道坑坑洼洼、花坛是停车场;遍地粪便脏乱差、小区居民苦不堪言。”2008年之前,有多位居民如是描述词林小区的环境。
2001年以来,本报曾多次用图片和文字对词林小区“脏、乱、差”现象进行披露。然而,由于该小区基础设施差和其它诸多原因,每次披露后,物业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进行整改。正因为基础设施差,物业单位往往收不齐水电费,进而导致了小区卫生状况恶性循环。如此,不仅使居民们怨声载道,并且也令社区、创建等部门头疼。
老小区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8年至2009年,我市对沪江和词林两个老小区进行了改造。按说词林小区的居民们应该告别“脏、乱、差”了,可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遗留问题使物业“退步”
2009年底,词林小区完成改造后,物业单位无法有效地将小区管理起来。
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有些业主因房屋存在着质量问题,不愿交纳物业费,还有一些因为地下室无法使用,一直拖欠着水费和电费。物业费用收不上来,只有挂“免战牌”。小区每天要保洁、垃圾每天要清运。物业管理的工作,接着就由词林业主委员会接管。不曾想,业主委员会接管了半年,依然解决不了“老大难”问题。
社区接管环境大变样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词林小区,发现整个小区通道整洁干净,绿化带中的花草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小棵枫树上的红叶,在初冬阳光下格外耀眼;通道上车辆的停放,井然有序……
“词林小区,自社区接管之后,确确实实变美了。”这是该小区居民们发自内心的一句赞叹词。
社区党委书记李金财介绍:“社区是居民的‘保姆’,‘保姆’只有用‘心’为主人服务,才能把工作干好。”词林社区接管物业管理后,推出了三招方式管理:一是招聘了7名保洁员,分工明确落实责任;二是安排3名社区工作人员定时不定时地对保洁工作进行督管;三是社区主要领导定时不定时地检查卫生,发现问题拿‘监督员’是问。如今,词林小区的创建工作,已从原来的三星级单位晋升到四星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