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总:
您好!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
2008年12月11日《销售与市场》礼品版创刊筹备会似乎就在昨天,而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作为中国第一本面向终端采购者的礼品杂志,我们始终坚守“专注中国礼品,引领行业方向”的办刊宗旨和“让礼品创造价值”的办刊理念,围绕“礼品团购者的服务指南”的杂志定位而不懈努力。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深知内容就是杂志的生命线。三年来我们结合不同终端客户的不同需求(商务、福利、促销)以及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形态(供应、分销、经销),三年来我们组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人士以及终端采购企业,成文500余篇专业文章。其中50余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被30多家商协会、媒介机构作为理论依据和数据来源;300余篇文章被100余家网站累积转载15000多次。杂志不仅成为越来越多礼品企业的培训教材,而且成为越来越多终端礼品团购者的桌上参谋。
没有发行的数量就没有广告效果的质量。三年来我们始终把“发行工作视为良心工程”。三年来我们除了依托杂志社自身的资源优势随《销售与市场*营销版》、《销售与市场*管理版》、《销售与市场*渠道版》、《销售与市场*烟草版》、《销售与市场*金融版》、《销售与市场*农资版》、《销售与市场*体育版》、《新食品》、《化妆品观察》、《北大商业评论》发行外,积极拓展新的发行渠道,在2009年礼品版获得京沪动车的陈列权、2010礼品版成功进入全国500余家中高档酒店后,2011年又与南方航空达成协议,成功进入南方航空全国各机场的VIP室。三年来,杂志累积参加行业内外的展会、论坛、经销商会议等400多场,平均每场活动发放杂志300余册。三年来,礼品版已累积有效发行近100万册,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外的企业占到总发行量的80%以上,行业的分销商服务商占到17%以上。
“帮助礼品企业借助杂志平台走出去,通过活动论坛把外界智慧引进来”是礼品版成立三年来赋予自己的行业使命。自从杂志创刊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停息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
2009年4月26日,从信心到方法——礼品企业如何迎接新挑战(嘉宾:彭清一);
2009年6月6日~8日,中国高级采购经理人研修班(主讲老师:王晨、斯剑);
2009年10月23日,从贸易到专业——礼品行业如何赢在经济寒冬(嘉宾:郎咸平);
2009年12月10日~11日,2009中国礼品行业大会,聚势·论道——中国礼品产业观察报告;
2010年4月26日,从商品到文化——新时期礼品营销制胜之道(嘉宾:金正昆);
2010年5月22日~24日,首届中国高级礼品顾问研修班(讲师团成员:付遥、赵杨、何烈胜、王少军、马黎、刘逸春、刘明晖、余大洪、斯剑);
2010年10月22日,从文化到智慧——国学在礼品中的应用智慧(嘉宾:翟鸿燊);
2010年12月13日~15日,第二届中国高级礼品顾问研修班(讲师团成员:刘景澜、侯文明、窦文辉、徐军、王康、赵杨、陆晓霖、余大洪、斯剑);
2010年12月15日,2010中国礼品行业大会,创想礼业·营销力量——中国礼品行业未来10大猜想;
2011年4月26日,从经验到模式——商业模式助力企业高成长(嘉宾:魏炜);
2011年6月12日~14日,第三届中国高级礼品顾问研修班(讲师团成员:赵杨、余大洪、王亮、王少军、顾高生、马洪武、刘明晖、王晨)
2011年10月21日,从成本到资本——礼品企业的腾飞之道(嘉宾:尹传高)。
六次主题论坛、四届研修班、三次年会,200多场除西藏之外各个省市的经销商大会。每次活动虽然我们都殚精竭虑,但是每场活动都少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年时间。说长不短,说短不长。
三年前,有多少叱咤风云的企业已由强而衰,甚至无影无踪;三年后,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企业已由弱变强,甚至称雄一方。
回想三年的成长历程感觉好似一场梦,而梦中的每个人每个景就像一场雨,又像一股风。虽然不乏血雨腥风,但更多的则是春雨柔风。
在杂志将满三岁的日子里,我们要感谢每位排斥贬低过我们的前辈,因为他们的出现才使我们的生命力更加顽强;我们要感激每位关注我们的同仁,因为他们就如同一股柔风,始终在激励鞭策着我们前行;我们更要感恩每位支持过我们的朋友,因为你们就如同一场春雨,滋润督促着我们健壮成长。
无论桑海沧田,任由风云变幻,我们始终不会忘记,特别感谢您参加我们举办的2011中国礼品行业大会。
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在《销售与市场》礼品版成立三周年暨2011年中国礼品行业大会(12月17~18日)召开之际,特邀请您与行业内外1000余位朋友嘉宾共同探讨企业的发展、行业的未来,希望您能在万忙之中拨冗参与。
三年前扬帆起航,而如今雄关漫道,期待着三年后与您一道直挂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