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期二代超薄产品的强势市场表现,业内专家预测,CRT电视2007年将迎来新拐点。
据了解,国产阵营康佳、创维、TCL等品牌自去年先后推出二代超薄CRT产品以来,均成为这个细分产品的受益者。中怡康的数据显示,自2006年6月份以来,康佳超薄短管CRT电视销售增长近10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康佳计划投入优势资源,推出全新的高端CRT子品牌,打造系统化品牌运作体系。
统观整个电视产业,二代超薄CRT电视显然已成为产业中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赛诺市场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中国彩电研究蓝皮书》显示,2007年,国内超薄CRT电视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大,市场容量将翻番,达450万台。
CRT重入快车道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2010年以前,CRT彩电仍将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全球市场的总出货量将达4亿台,而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规模将超过1亿台。
业内专家表示,CRT电视与平板电视因技术差异而形成市场互补,通过外观扁平化、功能多样化等改进,市场前景可观。特别是超薄短管产品,市场反应强烈,销量迅速蹿升。
《中国彩电研究蓝皮书》显示,2006年,超薄CRT电视的迅猛增长成为亮点,全年销量达220万台,增长6倍多。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逐行、宽屏、超薄产品的次第发力,使CRT市场增速迅猛,重新驶入快车道。
据悉,在超薄CRT的快速拉动下,国产龙头企业在CRT市场的优势依然突出。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06年6月份以来,康佳超薄短管CRT电视销售增长近10倍,2006年,康佳CRT彩电销量市场占有率为16.1%%,稳居市场第一。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康佳CRT零售额占有率稳步攀升,至第四季度已稳居市场第一位,特别是去年11月,康佳数字CRT电视、16∶9CRT电视和超薄CRT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平板与CRT电视价格进一步下落,2007年,企业将向三四级市场快速延伸。而CRT电视凭借高性价比,有望迎来新的高速增长。初步预测,2007年,全国CRT市场容量将达2800万台以上,而农村市场所占比重将高达67.5%%。
欲推CRT子品牌
据了解,二代超薄CRT电视甫一面世,随即吸引国产阵营众多品牌跟进,甚至已在CRT市场失去优势地位的少数外资品牌,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试水。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在众多的电视厂家中,以康佳在新一代CRT电视产品上的表现尤为激进。凭借其自身在CRT领域积累的行业、市场优势,康佳市场动作每每领先,表现抢眼。
据悉,康佳将启动针对CRT电视的子品牌战略,与业内只视CRT电视为利润单元形成强烈对比,引发业内人士诸多猜测。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会长林元芳指出,超薄、宽屏、数字等新一代CRT电视产品已步入快速成长期,CRT电视单一化的市场需求已逐步呈现向多层级需求分化,持续推动CRT产业的深入发展,引导CRT市场消费的新潮流。
业内观察人士评论,二代超薄CRT产品实现了体积、画质以及功能上的更新换代,将催生众多差异化产品,在三四级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在一二级城市亦具备竞争优势,进行品牌化推广更为有利。三分天下格局再现端倪某咨询公司权威专家指出,较之平板电视、传统CRT电视来说,新一代的CRT电视具备各级市场“通吃”的能力。2007年,国内电视市场向三四级市场迅速延伸,超薄、宽屏等新一代CRT产品强劲的市场增长势头,将成为电视产业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
据了解,此前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CRT电视一度被媒体并称为电视产业的三元格局,然而,在液晶电视价格多年持续下探、尺寸不断升级的猛烈攻势中,等离子电视在份额劣势下,被迫数度收缩战线,在市场格局的相互制衡中逐渐失利,缺位不可避免。
电视产品的超薄化已在各级消费群中形成共识,新一代的CRT电视产品在体积、画质、功能方面优于传统CRT,在价格方面又较之液晶电视让更多层次的消费者接受。准确的差异化定位,是这类产品迅速成为市场生力军的关键。
专业人士表示,2008年奥运大限将至,数字平移工作进程加速,CRT新品中,将会带有高清数字HDMI接口,以满足即将升级而消费能力又有限人群的需要。
观察人士认为,CRT电视在经历二十年的发展后,凭借新一代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将在2007年国内市场进一步下探、数字电视平移加速等大势下,或将再度催生CRT产业的新“蓝海”。(李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