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的店面关门歇业,整条街上冷清了不少。
前两天,家住义乌香山小区的小朱,接到一条手机促销短信,大意为:由于店租暴涨,本店将紧急搬迁,店内产品大清仓,发信者为篁园市场周边一家沿街家纺店。
在义乌,类似店租上涨的消息并不少见,难道这回轮到了篁园市场周边店铺?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稠州中路上的“家纺一条街”,发现确有一部分店铺,在高租金面前,选择歇业、转租和清仓。这些店铺,大多为新市场开张就已入驻的老店。不过,对于篁园新商圈,也有不少商家充满期待。
部分商家选择撤离
稠州中路和篁园路交叉路口附近,有一家名叫“富安娜”的家纺店。与上次记者采访时看到的“上百平方米的店铺装修一新,不少售价上千元样品刚刚上架”情形不同,这一次,店内空空如也,门前只有一名装修师傅正在拆卸门楣上的广告。一名负责该区块的清洁工说:“三天前刚刚关门,老板不做了。”
记者随后从边上另一家纺店得到更详细的解答。“不是不做,是从两家减至一家。”店内一销售员介绍,两家家纺店为同一个老板,由于经营成本过高,老板选择“放弃一间,留下一间”。
早在2009年11月19日,本报曾刊发《篁园市场周边遭“潜伏”》一文,文中提到在篁园市场周边的篁园路、稠州路上,众多商家选择在低租金时进驻,以抢占有利位置,布局篁园商圈。当时,稠州中路南门街至篁园路路段,不少家纺商硬是在生意冷淡中,撑起了“家纺一条街”,因为这里距离新市场只有几百米甚至几十米的路。
如今,新篁园市场运行近半年,人气上升,一个新商圈正在形成。不料,市场附近的一些家纺商却选择退出商圈。而撤离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直接关门和转租。
在一家名叫“百丽丝家纺”店前,“店面出租,全场处理”几个毛笔大字,在玻璃橱窗上格外显眼。店里销售人员说,老板想把店铺转租,所以产品都打了低折扣。比如,原件498元四件套,现在只卖298元。还有,天气转凉后秋冬产品会热销,为了尽快处理库存,一些秋冬被也以低价被处理。
据悉,“家纺一条街”上经营床上用品和家居用品的店铺,约有百间。若沿着稠州中路往南方联方向向前,可以发现清仓、转租的广告并不少见。部分商家表示,一些店租期并未到,但鉴于种种原因,不得不选择撤离。
租金两年涨了近两倍
业内人士称,新市场周边之所以形成“家纺一条街”,原因在于投资者普遍看好篁园市场建成后可能带来的人气和商机。可如今,人气越来越旺,一些抢占先机的商家,为何放弃黄金地段呢?
“租金涨得太快了,跟前两年比,实在相差太多了。”一名已入驻三年的家纺商说,新市场开张前,该路段租金为每间两三万元,四间连租10多万元。但现在,一间普通店铺的租金一般在七八万元,靠近市场一侧甚至达10多万元。如果四间连租,费用需要三四十万元。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房东汪先生,他在稠州中路上拥有三间店铺,共80多平方米,开价一年40万元。
“市场开业前后,沿街店铺租金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具备可比性。”汪先生说,虽然有些租客质疑前后租金相差太多,但他认为随着新市场的人气渐旺,租金只会越来越高。
不过,不久前刚退出“家纺一条街”的许先生则向记者表示,在市场开业前房租上涨相对缓慢,新市场开业后才出现暴涨。也就是说,在距今不到半年时间内,这一路货的房租已涨了近两倍。他认为,这正是许多老商家不能接受而选择撤离的主要原因。
也有商家看好新商圈
昨天在现场,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在部分老商家选择撤离时,一些新家纺商则趁机而入。
“这边都是卖家纺用品的,有集聚效应。”前不久,施先生从上海拿到某家纺品牌代理权,他的新店计划在两天后开业。施先生说,“家纺一条街”地处篁园新商圈,这里除靠近新市场外,离步行街和电影院等也不远,人流量大。
他还透露,这一路段合适店铺并不好找,求租者也多,他本人就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最后才从另一名家纺商处转租而来。4间店铺费用为30万元,另加8万元转租费。
来自江苏的陈女士,近日也在店门口贴上了转租公告。不过,她告诉记者,“转租是迫不得已,因为要回家生小孩”。如果家里有人帮忙打理,她并不愿意放弃这小家纺店。
“我开了一年多了,新市场开张后,生意的确好了许多。”陈女士说。
这两天,天气逐渐转凉,不少家纺店开始换上秋冬新品。所以,这段时间,“家纺一条街”的促销广告和新货上市消息不断。由于营业时间通常从早8点至晚10点,一些家纺店生意忙不过来,也不得不打出招聘广告。
“生意好了,才会招人。”一名家纺商说,从新市场运行情况看,今后人气只会越来越旺,而高档的品牌家纺也在不断融入新的篁园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