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分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各种垃圾。可垃圾并不都是一无是处的,有些垃圾作为可再生资源,需要我们积极回收。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地节省资源和利用资源呢?
首先要分清垃圾的种类:
可回收垃圾分为:纸类、玻璃、金属、塑料、橡胶、木制品类和纺织品类7种。
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指瓜皮果核、杂草、烟蒂、尘土等。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分为: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地安全处理。
在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后,我们更没有理由忽视街道上“默默守候”的分类垃圾箱了。绿色垃圾箱为可回收垃圾箱;黄色垃圾箱为不可回收垃圾箱。
乱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
不准随地乱扔垃圾,是小学时大家就学过的思想品德课。但是走在大街上,乱扔垃圾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
镜头一:南门街与城中路交叉口,一辆轿车正在等绿灯信号,只见车窗打开,突然从车里扔出一个垃圾袋。
镜头二:火车站一小吃店前,两个女孩买了几个鱿鱼串边走边吃,吃完的竹签随手就扔到了地上,而在这两个女孩经过的地方就有一个果皮箱。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果皮、小食品包装袋、竹签就散落在离果皮箱几步远的地方。
镜头三:绣湖西路某路段,一对情侣手里拿着准备扔掉的奶茶杯,他们边走边找垃圾箱,但走了一会儿没找着,正好路边有一口无盖的废井,两人顺手将奶茶杯扔到了井里。
镜头四:两名30多岁的男子坐在江滨公园的石凳上吃玉米,他们正前方不远处就有个垃圾箱。但其中一名男子吃玉米时,顺手就把一个灰色塑料袋扔在地上,不一会,另外一名男子把啃完的玉米棒子也扔到了地上。
不可随手乱扔垃圾
在大街上,你手中的零星垃圾应丢进马路旁的垃圾箱里,不要随地乱扔。
乘坐公交车和出租车时,应随身携带包装纸,把手中的零星垃圾放入车内垃圾箱(袋)里,不可伸手扔到窗外。若车内没有垃圾箱(袋),也不要随手乱扔,应把垃圾包装好放进提包里,待下车后丢进垃圾箱里。
在电影院或在宾馆饭店,吃瓜果时,应把果皮和瓜子壳扔进垃圾箱和废品包装袋里,不可随手乱扔。
在车站、码头、飞机场候车候船候机时,吃瓜果或用餐所产生的垃圾应丢进候车候船候机室内的垃圾桶里。
痰也是垃圾,每个人随身都应该带有纸巾。当有痰要吐时,拿出纸巾吐到纸巾上,然后包好再丢到垃圾桶里或者到厕所里面吐。
养成文明卫生良好习惯
乱扔垃圾,看似小事,其实不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折射出市民的文明素养。
应该说,这些年来,义乌广大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在“讲究卫生、提倡文明、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下,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那么一些人的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很不协调:明明已经到了垃圾箱旁,还随手一扔,致使垃圾箱边遍地垃圾,蚊蝇乱飞,污染了环境;也有一些少男少女,虽打扮靓丽,可举止不雅,吃完零食,将瓜皮果壳、食品袋随手乱抛,致使公园、大街上纸袋乱飞、脏物遍地;一些小区内,某些居民为了贪图方便,从窗户随手扔下垃圾,这些垃圾“炸弹”,不但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影响过往行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已到该彻底改变的时候了。
乱扔垃圾破坏了谁的生活?事实是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活。在人类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里,都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垃圾的排放量只会与日俱增。完全可以说,垃圾的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的个体之一,我们每一位公民在投放、处置垃圾时,有必要懂得如何来检视自己,让自己在处理垃圾这一问题上,做出符合社会公德和有关管理法规的规范行为。
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是广大公民应尽的义务。市容市貌整洁离不开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只有大家彻底改掉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义乌才会变得更加美丽洁净,生活在义乌的你,也一定会更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