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家企业、300多家个体户推出3131个就业岗位
本报讯(记者陈金花 特约记者吴江平)3月7日,廿三里街道新劳动力市场内人头攒动,彩球飘扬,全市首家镇街级劳动力市场开门运营。来自该街道43个村居的被征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怀着兴奋的心情涌入新市场,并参加了在这里举办的2007年被征地劳动力就业推介会。据悉,开门当日,人流量达3000多人次,63家企业、300多家个体户推出3131个就业岗位。
廿三里街道目前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000多家,用工需求量非常大。以往一些招工企业和求职人员经常站在马路边或菜市场门口商谈,既影响市容市貌又妨碍交通,而且有些企业主为招工三番五次地跑市劳动力市场,很不方便,也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廿三里街道高度重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企业招工难等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为企业招工牵线搭桥,并针对当前严峻的招工形势和多年来劳动力有“市”无“场”的状况,在廿三里菜市场后面设立了我市第一个镇街级的劳动力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使企业招工和本地及外来建设者找工作有了正规的场所。
据悉,该劳动力市场占地50多亩,可同时容纳近千家企业招工。开门营业当日,63家企业和300多家个体户发放招工信息1000多份,有500多人与企业达成初步意向。
市就业管理处主任黄允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廿三里街道劳动力市场的使用,可有效缓解城区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使求职人员分流。这种按当地招工用工需要,开辟乡村劳动力市场并加以规范管理的模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