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载体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去年7月份,王先生在我市某医院拔牙,但由于对方的过错,导致牙根未拔出。为了解决牙患,他跑到上海、杭州等几家医院看病。一个月后,终于在上海第九医院拔出牙根。今年3月9日,王先生来到医调会向院方索赔。医调会受理后,积极进行调解,当天就成功化解了医患双方的矛盾。“我拿到了1万多元的赔偿款,医调会的调解效率真快。”王先生说。
一年多来,医调会紧紧围绕“两创两提”活动,推出了“三上门、三沟通、三调解”制度,有效地提高了调解效率。截至2月底,医调会共受理了102起医患纠纷,调解成功87起,赔款数额达182万元。
医调会只是我市司法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乘着“两创两提”的春风,市司法局开展了一系列的便民服务。为了让法律走进农村,为农民服务,司法局创新开展“村务法律体检”活动,共为674个行政村配备法律顾问,村务法律顾问已为结对村出具法律意见书674份,查出一些有问题的村规民约407份,修订完善各类不合法或不符合国家政策的村规民约条款共计2103条。协商完善了786份经济承包合同,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108万元。
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司法行政的多项办事程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幅缩短。如法律援助项目承诺期限由3日改为即办件,审批提速100%。公证员任职初审、公证机构设立初审项目承诺时限由14日改为3日,审批提速78%。律师助理证申领、注册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项目承诺时限由14日改为5日,审批提速64%。
深入基层找不足干部作风大转变
办事效率提高了,但怎样才能掌握老百姓的需求,更主动帮助他们,是摆在司法局面前的又一个问题。在全市深化“两创两提”主题活动如火如荼之际,司法局内各种思想火花在激荡。经过充分讨论,司法局班子成员决定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局党组5名班子成员牵头组成5个调研组,深入13个镇(街道)司法所、10个基层法律服务所、27个律师事务所等开展调研,采取“面对面”座谈会、群众评议会等形式,掌握需求,收集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司法局还全面建立责任制、承诺制、公开制、销号制等各项制度,推行首问责任、承诺服务、公开公示、一次性告知、工作销号、同岗互代等制度,形成一套职责清晰、管理规范、实际管用、奖罚分明的机关管理制度体系。
为了更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司法局以“服务效能大提速”为抓手,以“比学赶帮超”竞赛为契机,深化“三服务一满意”实践活动。列出服务发展工作事项10项、服务民生工作事项8项、服务基层工作事项10项,并明确了实施步骤、完成时限,做到层层抓落实,让法律便民服务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