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蓉
今年2月初,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进一步规范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试验的通知”,要求各省市将地面数字电视抽查的结果于2月15日之前报送国家广电总局。记者就此事采访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他表示,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一个城市的地面数字电视符合国家标准,另外,还没有出现真正符合国标的设备及产品。
相比有线数字电视存在的运营商各自为政,应用技术纷繁复杂难以统一的情况,地面数字电视在统一了标准后会更容易得到大规模发展,那么为何却推广如此艰难?记者在采访地面数字电视的运营商及终端企业时发现,运营商在“苦等”符合国标设备产品和政府对地面数字电视的频谱规划,而终端企业也在“苦等”符合国标芯片的上市。
未有一城市符合国际
据记者了解,2月15日,各省接到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后,便都将各地地面数字电视情况的汇报交予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尚没有对目前各省汇报的检查结果做统计。但到目前为止,由于还没有出现符合国标的编码器、接收机等产品,所以没有一所城市的地面数字电视符合国家标准。
王联同时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将会等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产品出来,再对地面数字电视推进做出相应的时间表。
In-Stat高级分析师李敏表示,去年8月,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并设立了一年的过渡期,将于今年8月1日强制实施。但以目前各城市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的进程和终端产品未能量产的情况而言,距离强制实施的时间表还剩五个月的时间内,国家标准如期实施的难度较大。
运营商“苦”等设备及频谱规划
在国家标准颁布之前,市场上基本被欧洲标准和清华标准所垄断。据格兰研究在2006年3月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全国已经开通地面电视业务的30个省市中,采用清华大学DMB-T的约18个,采用欧洲DVB-T的约计11个,另一个为上海交大方案。在2006年3月到8月,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出台前,有些城市原来选择的是DVB-T方案,陆续已经转向DMB-T方案。在这些城市开展移动电视的时候,运营商与系统提供商签有一条重要的协议,那就是如果该标准不能成为国家标准,系统提供商必须免费更换设备,使其提供的设备能够转换成符合国家标准。
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涛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黑龙江省、青岛市、湖北省、重庆市、浙江省金华市已经开始覆盖国标信号。
然而,虽然有了信号的覆盖,但各城市的地面数字电视全部转换为国标的难度仍旧很大。北广传媒移动电视公司总经理彭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移动电视仍旧采用欧洲DVB-T的标准,原因之一是目前还没有出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即使产品上市,技术的复杂程度和资金成本都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难题。
运营商除了等待符合国标的设备和终端产品,金涛还认为,地面数字电视的推动还需要政府对频谱规划出台政策。
终端企业急盼国标芯片上市
一位终端生产企业告诉记者,国标采取的融合方案其实是保留了清华大学代表的多载波和上海交大代表的单载波的特性外,将两者其中的部分技术选项做了统一。因此,目前在市场上,代表上海单载波和清华多载波的推广方案都属于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范畴之列。
相对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各自为政,应用技术纷繁复杂难以统一的情况,地面数字电视目前只存在上海交大与清华大学的两种主流技术,因此,对于终端企业而言,“跟随”上海交大或者“跟随”清华大学都不会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记者在对终端企业的采访时发现,诸多企业虽然对两种推广方案同时做了技术储备,但并没有对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推广方案的产品进行量产。他们同时表示,只有结合市场最终的选择结果和成本两方面因素的考虑,才可能规模生产。
多年研究地面数字电视领域的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徐孟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符合国家标准的解调芯片仍旧没有出现。芯片的研发周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从上市到推广也需要一年的时间。”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地面数字电视产品的统一标准还没有颁布,制造业根本没有办法根据国标生产接收机等设备,目前只能是同清华大学、上海交大都合作,进行不同程度的重复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形成一个各自为战的局面。
徐孟侠表示:“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涉及到330种组合模式、33种传输码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但以欧洲国家的地面数字电视采用的8兆带宽可能应用的280种组合中,实际应用只有10种。究竟相关的地面数字电视产品是否都要完全符合这330种模式,或者符合330种模式的多少种才能达标,相关部门都还没有鉴定。”
因此,尽管地面电视的传输标准已经出台,但突破其国标市场化的难点仍旧靠国家政策。
-相关链接
In-Stat高级分析师 李敏
三大瓶颈制约地面数字电视国标市场化
1.技术融合难度比较大:首先国标是两个标准的融合体,但是两种标准背后的技术实现机制不同,真正的融合难度比较大。此外标准本身还在改进完善过程中,能不能在今年8月前达到满意的效果还是未知数。
2.利益的竞争导致市场分化:两个利益团体都不愿意在国标市场化的过程中造成自己的利益伤害,于是都在地方省市积极推进自己的标准,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从而造成既成事实的局面。
3.广电组织结构不利于标准推广:广电地方割据的局面使得很难从上至下推行大一统的标准,这一点不像电信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