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局审批科相关负责人将建设系统的行政审批平台比作“一列动车组”。随着新行政中心的启用,这列“动车组”也正式运行。
“建设局的行政审批改革从试运行阶段,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完善阶段提升阶段,为此,有必要进行一次‘回头看’。”市建设局负责人如是说。
回看:新平台运行近3个月
在去年的“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活动中,市建设局组织人员,对所有办事项目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做足“减法”、构建“平台”,清理审批权限,归并审批职能,调整内设机构……设置了行政审批科作为“快速办事动车”,“开进”新行政中心,“承载”所有办事项目,“运送”到群众要求的终点。
统计数据显示,新平台运行近3个月来,截至3月14日,建设局行政审批科共受理项目3741件,办理了3741件(不含服务类项目等)。许多项目审批效率得到提高,比如,用地规划许可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承诺时间分别为5天、7天,实际办理时间一般可提前一天,特别复杂的也能通过集中办公等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剖析:高效率源于无缝衔接
手续还能不能再简便点?审批速度还能不能再快些?
“申请人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办好,就是我们自己存在‘缝隙’,要找出来、填上去。”
“针对审批流程中存在的‘缝隙’,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条线之间,像电路那样既串联又并联,进行综合办理,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虽然已规定申请人不需要再向每个科室重复提供审批,做到资料共享,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出现审批人资料提供不健全不完整等现象,需要建立电子档案,以便核实审批,并且利于提高效率。”
“我们内部还需要自我加压,对于一些群众的急办件和一些简单事项,不一定走完所有流程,建议采用一审一核的办法进行审批。”
……
在“回头看”会议上,各科室负责人畅所欲言,纷纷剖析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大家一致认为,申请人将资料提交给建设局窗口后,就好像资料登上了“动车组”,各科室就好比“各节车厢”,“各节车厢”之间的流动,必须无缝衔接,不然,就会耽搁,就会影响效率。
展望:以试点为契机深化改革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得批准,给建设局行政审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建设局负责人说:“必须按照试点的要求,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转变行政审批模式、服务模式,完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建设。”
通过“回头看”,通过剖析,建设局对于下一步如何深化“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活动,搭建更优质、更便捷的审批平台,提出了新的思路:树立“一种理念”——改革理念;突出“三个大胆”——以前没有想的、要大胆想;以前没有试的、要大胆试;以前没有走的、要大胆闯……
一个新的行政审批改革方案又将形成。我们拭目以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