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有望打造出像“衢州保姆”一样的品牌保
昨天上午,义乌市赤岸镇的蒋阿姨带着简易行李,高高兴兴地来到了义乌城区的一户人家,开始了自己的保姆工作。蒋阿姨的雇主张先生是一位私营业主,妻子刚生小孩不久,原来请的是一位自称来自衢州的保姆苏阿姨,可是双方处得并不融洽,这次听说义乌推出了经过专业培训的“赤岸保姆”,张先生就特意赶到“赤岸保姆”的结业现场挑选保姆,并很快与蒋阿姨签了约。
蒋阿姨是义乌家政服务行业培训出的首批“赤岸保姆”的一员。近年来,义乌市家政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在社会上供不应求,特别是好保姆,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而赤岸镇近几年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成效显著,一些农村妇女在土地流转后渴望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为此,赤岸镇会同有关部门,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充分准备,在7月5日开办了第一期家政服务培训班,结果一下子就有96名当地农村妇女参加了培训学习。
据赤岸镇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所所长朱惠刚介绍,培训班集中10天时间,为学员系统讲授了职业道德、执行基础、基本礼仪、家庭护理、卫生常识、操持家务、家用电器及燃气具的使用、居家安全知识、日常烹饪等课程。培训结束后,义乌市人劳社保局还组织学员参加考试,其中有90名学员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后,取得了家政服务行业从业资格证书。由于开班以来,赤岸镇就接到了许多“订购”家政服务员的电话。为此,义乌市人劳社保局特事特办,在完成培训考核工作后,马上将考核合格学员的家政服务执业资格证书发放到每位学员手中。
7月28上午,由义乌市人劳社保局、赤岸镇人民政府和义乌市市民大学等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义乌市家政服务培训班,在赤岸小学举行了结业典礼,并当场开展了就业推介和洽谈活动。赤岸镇和义乌市人劳社保局还组织了十几位需要聘请家政服务员的家庭,来到结业典礼现场。在发证仪式后,供需双方当场开展了就业洽谈。赤岸镇大乔村一位杨阿姨,丈夫原本在单位上班,现在儿子也上班了,于是自己就想外出找份工作。在就业推介会现场,杨阿姨很快被义乌市民陈先生“相中”。仅几分钟时间,双方就达成了就业意向。陈先生说,以前他家请过三个外地保姆,但都因故离开了,为了能够抢到“赤岸保姆”,他打了好几次赤岸镇社区教育学院教师、家政服务培训班负责人冯国强的电话,才得到了这次面对面的挑选的机会。
对于这么快就找到了工作,杨阿姨也很高兴,杨阿姨说:“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今后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份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竭尽全力地做好这份职业。”
“这项活动不仅让赤岸百姓满意,更受到义乌市民的热捧。”赤岸镇镇长王彧说,在推介会上,十几名“赤岸保姆”与雇主当场签订了就业协议。赤岸镇前川村的朱阿姨说,经过专业培训,她对家政活更在行了。目前,已经有人请她当月子保姆,月工资暂定5000元。
此后,义乌市人劳社保局、市民大学会将其余保姆的信息挂到部门网站,供有需求的市民挑选。市民也可拨打电话85775192或15925978836咨询。
“现在许多义乌人在找保姆的时候,都喜欢找一些四五十岁、身体健康、有带孩子经验的妇女。可是在义乌当地,这样的妇女大都子女已经成家,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家人都不愿意她们出来当保姆。而找外地的保姆吧,又总怕吃不准。要找一个可以放心的好保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现场找到了保姆的公务员鲍先生说,近年来,义乌的保姆行业发展得特别快,保姆的职业细分越来越明显,可是不少家政公司或职业介绍所都只是以赚取向雇主推荐保姆的中介费为目的,虽然现在市场上保姆不少,但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健康检查,要想找到一个好的保姆实属不易。赤岸的做法非常好,祝愿赤岸也能就此打造出一个像“衢州保姆”一样的“赤岸保姆”品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