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更完善 整治成效显著 应急处置能力快速提升
本报讯(记者陈瑜 特约记者陈亮)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由市食安委办公室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开展的义乌市食品安全工作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日前揭晓,我市该项满意度评价等级为优秀。
据了解,从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明确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全市三项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市政府还与各镇街及相关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从而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工作的考核机制,强化了镇街和部门的责任。同时将食品安全工作从部门向镇街延伸,重大工作由食安委办公室主任会议商议决定,成立了义乌市食品安全专家咨询组、宣传教育组、暗查暗访组等三个组织,已初步形成食品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开通了义乌食品安全信息网,下发了《义乌市食品安全信息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规范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利用、报送和发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市食安委办公室及各食品监管职能部门内部,对食品举报投诉实行一门受理、限时转办(或联合办理)、限时办结、限期回复、定期督查的工作机制。
在不断完善监管机制的同时,我市还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整治活动。去年2月中旬到5月底,我市组织开展了以整治城郊结合部无证无照食品加工作坊为重点的食品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全市出动检查人员3.5万人次,检查食品单位2.9万家次,取缔无证照加工经营单位2400余家,责令整改5000余家,罚没款达220余万元。通过此次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查清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底数,严厉打击了无证照食品加工经营行为,形成了对无证照食品加工经营行为严管重打的高压态势。城郊结合部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极大改观,无证照经营情况显著减少,特别是熟肉制品、豆制品加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间联系更为紧密,配合更加默契。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形成了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浓厚社会氛围。此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去年还相继开展了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六一”儿童食品、夏令食品、中高考食品整治等10余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并承担了“文博会”、“义博会”期间全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全市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市还出台了《义乌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成功开展全省首项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了《义乌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检验和提高了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能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本次演练领导重视,部门配合,设计合理,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