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价值上百元的红酒,装进一个精雕细琢的玻璃器皿后,身价就会成倍地上涨。
一包绿茶,装进精美的铁罐子里,价格就会增加20%以上。
春节市场的马达已经启动,杭城各大商场、超市,礼品、年货又开始占据中心位置。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虽然每一年商家们都会在礼品的包装上推陈出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豪华”版礼品还是站稳市场的潮头浪尖。一瓶价值上百元的红酒,装进一个精雕细琢的玻璃器皿后,身价就会成倍地上涨。一包绿茶,装进精美的铁罐子里,价格就会增加20%以上。
春节礼品 “奢侈”亮相
在杭城闹市区一家超市的“年货一条街”,记者看到,一盒盒造型各异、包装精美的年货礼品已成为“街区”的主角。有的包装盒上撒满金粉,上面印有金猪报喜的图案,写着“金标大礼盒”、“大吉祥礼盒”等字样。有的包装盒由有机玻璃制成,在灯光下发出亮光。
记者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些礼盒装的产品,价值着实不菲,普遍都在150元以上。贵的比如上档次的洋酒、燕窝、人参、茶叶等,价位一般在500元至上千元不等。一盒标价238元的礼盒,里面装的是一些瓜子、松仁之类的休闲食品。一盒由上海某食品公司生产的“新年礼品装”,里面仅有一罐开心果和一罐榛子,售价却需149元。而同样分量的简装产品,售价只要30—40元一袋。也就是说,豪华礼盒一装,产品的价位就提高了一倍。
一位正在购物的陈姓消费者表示,现在的礼品盒包装真是越来越精美,木头、陶瓷、玻璃,要什么材质有什么材质,看上去都很漂亮,但是价钱也是“水涨船高”。“有时候真是进退两难。”陈先生的语气很无奈,“买吧,觉得这种礼品太奢侈,不划算。不买吧,礼品没有包装或包装不够好就会觉得送不出手。”销售人员在一旁附和:“购买礼盒装产品的消费者都是买去送人的,当然包装要豪华一点送人才有面子啊。”
“礼品消费” 已经悄然变形
在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走亲访友往往讲究“礼尚往来”。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礼”的范围却变得日益狭窄起来。“‘礼’不就是‘礼品’吗?”这是多数市民的观点。曾经无比风光的“豪华月饼”,春节前夕烟、酒、茶叶、滋补品等传统礼品外包装的升级换代,越来越强烈地传递出这么一个信息:“礼品消费”已经悄然“变形”——购买者是为了送礼,和外包装的精美豪华相比,礼品本身的价值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