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8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人们的收入有限,而且商品供应匮乏,人们买不起也很难买到贵重礼品。奶粉、麦乳精、鸡蛋、水果之类今天看起来不值一提的东西,在当时绝对是送礼的上佳之选。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温饱型”礼品消费。
第二代: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送礼逐步讲求档次,注重外观与实用性的结合。包装精美的红塔山、茅台等名烟名酒开始大行其道,这是一种“实用型”的礼品消费。
第三代:90年代中后期,步入小康的人们更为讲求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因此各种滋补品、保健品成为送礼首选。保健品所蕴涵“送礼送健康”的礼品主题,既符合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可以说是其在礼品市场上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一阶段可以称得上是“健康型”的礼品消费。
第四代: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送礼观念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购买礼品越来越讲究新颖性、潮流性,尽可能地展示自己和对方的审美意趣和高雅格调。一幅精美的字画、一盆美丽清幽的异木名花、一套豪华典雅的茶具,都可以成为表情达意的好工艺礼品。人们的选择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越来越多的人对富含文化信息的礼品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