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微访谈……2011年,“微”很流行。而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中,一个新的名词“微企业”新近诞生了。
据统计,在义乌,“微企业”不下万家,分布在各个小商品行业中。你经营的企业,称得上“微”吗?
新标准首次定义“微企业”
什么样的企业才算“微企业”?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和财政部等四部门近日公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中找到。
昨天,记者登录工信部网站了解到,新标准明确中小企业划分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
就义乌最具代表性的轻工业而言,新标准规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据悉,这是国家相关部委首次为“微企业”做了官方定义。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企业员工人数不足20人或是一年内产品销售额及其他营业性收入不足300万的,就可称为“微企业”。
此外,在整个工业方面,凡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均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不过,记者注意到,除工业外,新标准还涵盖了其他15个行业,而各行业关于“微企业”划定标准并不一致。比如,在零售业和餐饮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在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才称得上微型企业。
义乌“微企业”达上万家
“原来我们连小企业都算不上啊?”昨天下午,义乌添彩文体用品公司董事长贾旭宝听了记者介绍后感叹道,如果参照新标准,他经营的公司就是一家实实在在的“微企业”。
原来,添彩文体用品公司主要分为两个部门:生产部和销售部。目前两个部门人数分别为8人和10人,算上贾旭宝自己,也不过19人。
像添彩文体用品公司这个的“微企业”,义乌有多少呢?
“按新标准划分,义乌的‘微企业’数量达上万家。”义乌经济发展局经济运行科科长金斌峰介绍,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产业以轻工业为主,小规模企业数量庞大。
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义乌共有各类企业1.6万多家。其中,年产值在2000万以上的有500多家,年产值500万至2000万的有1200多家。另据初步估算,年产值300万至500万的有2000余家。
所以,单从产值方面上看,义乌的“微企业”数量不下于万家,比例接近80%。
能否获得政策扶持?
对于大多数初创型的微型企业来说,能否获得政府政策扶持至为重要。“微型企业要发展,最大瓶颈是资金。”贾旭宝说,如果没有政府扶持和相应的抵押物,“微企业”从金融机构拿到货款,简直难于登天。
一些饰品企业和家纺企业的负责人也表示,如果企业有充足资金,就可扩大生产,一些半成品也不需要外发加工。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标准专门划分出微型企业,将有利于宏观分类指导和增加政策的针对性。比如找到“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后,政府部门能更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义乌现已出台并实行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为鼓励银行放贷,政策规定,各大金融机构向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且月均贷款余款不高于2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新增贷部分可以获得政府0.5%的财政补偿。比如,一家银行去年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了10亿元贷款,今年增加到了15亿元,那新增的5亿元就可以获得0.5%的补偿,也就是250万。
不过,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新标准更多代表了基础上的意义,在融资问题上只能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对于“微企业”来说,政策性贷款少,民间借贷风险高,融资难度大的问题仍将存在。
另外在金融机构看来,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下的“微企业”企业经营不稳定,放贷风险高,所以也不愿轻易放出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