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云:“佛堂的大批古民居,与老街、雨台、牌坊、寺庙、码头、浮桥相辅相成,元素齐全,洋洋大观,清晰地勾勒出一幅‘清风商埠图’,可以说是江南一绝、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瑰宝。”
2010年3月9日开始,佛堂古镇保护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日前,江边码头一幢房子正在拆迁,古镇主路口的规划正在做初步设计方案;江北的绿化景观工程正在做施工图;古镇异地迁征已经确定平面布置……作为四大工程之一的塑象工程,古镇保护旧城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
“塑象工程,除了改变城市面貌,还要改变干部的形象!”佛堂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王哲怀说。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佛堂城市形象的同时,广大干部工作人员也不忘紧紧围绕佛堂中心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提高自身执行力和创新力。
目前,为实施聚智工程,佛堂镇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落实“限价房”、“廉租房”等优惠措施,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活动,着力破解人才、土地、技术等关键性资源要素瓶颈,聚心聚智,聚才聚力,实现人才工程新跨越。
“污水管网、安居工程建设等都被列入2011年工作计划表内。”据城建办负责人陈希周介绍,以民生、惠民工程为重点的普惠工程,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均衡发展,形成普惠均衡、结构合理和保障有力的社会事业网络。据了解,截至2010年,佛堂40所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成人技校,年人均教育经费支出1800元,建有义乌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建筑面积达9800余平方米的省级东海明珠工程佛堂文化中心,同时,道院山生态园、新市基广场、阳光公寓、双林颐园小区等民生设施完善,已初步显露出城市的雏形。
创安工程也是佛堂镇实施的四大工程之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实行全镇干部“一岗双责”制,落实部门联动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长效机制,狠抓“大调查”机制落实,确保全镇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