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耕时,也是农资涨价时。今年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种粮成本明显增加。冯泽宝说,还在去年八九月间,尿素每吨售价是1700元,今年就涨到了2200元,较去年上涨了500元;复合肥每50公斤也上涨了20至30元。
涨价的不仅是化肥,种子、拱膜和地膜等农资产品也都在涨。早稻种子每500克比去年增加了0.2至0.3元。比如“金早47”,今年每500克的售价一般要达到2.5元;杂交稻种子每500克由去年的28元上涨到35元;晚稻种子“嘉优2号”每500克也由去年的14元上升为18元。
冯泽宝是种粮大户,需要种子数量多,种子价格上涨幅度之大,给他增加的压力确实不小。
“其他还有柴油的价格、人工工资等也在涨。”冯泽宝说,“柴油价格每公斤比去年增加了0.3至0.5元,目前仍呈上涨趋势。今年农民仅种植早稻一项,每亩成本就要比去年多支出120至160元。”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农资价格上涨,势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过,令农民高兴的是,今年粮食收购价格也有所上涨。日前,省物价局联合有关部门下发通知,从2011年新粮上市起,浙江省2011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分别提高到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
“2011年的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仅提高了9元。按照平均亩产430公斤计算,每亩增加收益为77.4元。”冯泽宝说。如此算下来,提高最低收购价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还抵不上成本上涨的幅度。
最近,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抓好2011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制定了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14项政策支持措施,确定在今年凡种植早稻1亩以上的,给予每亩50元的补贴。同时,对稻麦种植大户、良种、农资、水稻直播等方面都给予一定补贴。这些政策,对农民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用于早稻补助的资金预计就有上千万元。
“现在政府的各种补贴相对能减轻成本增加的压力,不幸的是,近年来农资产品价格、农工工资及土地承包金都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眼前的现实就是,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让迅速蹿升的种粮成本给抵消得差不多了。”冯泽宝说。
农资价格持续上涨,而且涨幅较大,抵消了政府给农民各项补贴的实利,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因而大受挫伤。这也是人们感觉粮价上涨了,但农民并未获得多少好处的原因。“无利不起早”,看来,要想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得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