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上公布了100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其中由东白竹编厂、东阳市何大根工艺创作室、东阳市卢宅蔡红光竹编工作室送评的东阳竹编礼品系列入选。
形成“旅游+文创”
非遗保护新态势
今年3月,为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非遗旅游名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评选活动。
本次公布的100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涉及雕刻塑造、金属加工、器具制作、纺染织绣、漆器髹饰、剪纸刻绘、编织扎制、陶瓷烧造、文房制作、家具建筑、食品制作、制茶酿造、中药炮制等13类,其中包括东阳竹编礼品系列。
“东阳竹编历史悠久、名师辈出、工艺精巧、风格独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种。”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海刚说,入选省首批100项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将有利于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利用,进一步提升东阳竹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东阳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并依托卢宅古建筑,实现非遗与卢宅古建筑结合,让传统非遗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更具特色,更加协调;同时通过设立“非遗一条街”,加工售卖、现场展示非遗产品,让游客观众深度体验互动,让非遗“活”起来。
此外,东阳以卢宅非遗街区为核心,辐射东阳各地传承人工坊、民间非遗馆,形成东阳非遗地图,助推文化旅游,形成了“旅游+文创”的非遗保护新态势。
生活化是传承保护
非遗的好方法
“在很多人眼里,传承了1200多年的东阳竹编,到如今就是一种艺术品,美轮美奂、巧夺天工,无论如何赞赏都不为过,但也正是艺术品的标签把东阳竹编隔离在大众生活之外,只能作为收藏品。”作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红光一直在致力于东阳竹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竹编起源于生活,但逐渐被生活所抛弃,如何让竹编重新走进生活,重新被人们所接受,这是蔡红光一直在做的事情,创作研发竹编包便是她对竹编生活化的一种尝试,也是对东阳竹编传承和保护的一种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蔡红光
“我这大半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埋头做竹编,如今我认识到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传承东阳竹编技艺,传播东阳竹编文化。”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省非遗传承人何大根和蔡红光有相似的看法,非遗要传承,要发展,融入生活很重要,他致力于让东阳竹编重新走进生活。
在何大根看来,东阳竹编不应该只是工艺品,也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费品,要想保护和传承东阳竹编技艺,竹编生活化和市场化是必须要走的路,东阳竹编礼品系列入选省首批100项优秀非遗旅游商品是一次好机会。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省非遗传承人
何大根